风水

不雨五十日,一雨生意回。 讵料雨复痴,日日闻震雷。 中元节倏届,巨飚恣喧豗。 故挽水倒流,能撼山欲摧。 掀茅与扬沙,境境人号哀。 余禾垫西甽,大木横荒垓。 芝田逮楠溪,廛井归丘莱。 飘骸填港汇,悲魄栖山隈。 吁嗟今之人,瘥札相辘𫐙。 吁天岂耄昏,静□□□□。 积乖必致盭,养烬终成炲。 造化一感应,予夺何心哉。 未闻豳诗官,租税星火催。

译文:

已经五十天没有下雨了,大地一片干涸死寂,这一场雨终于带来了生机,万物仿佛重新焕发出活力。 谁能料到雨变得没完没了,每天都能听到震耳欲聋的雷声。 转眼间中元节突然就到了,狂风肆意呼啸、喧嚣奔腾。 狂风甚至能让水倒流,其威力大到好像能把山都撼动得快要崩塌。 茅草被掀起,沙尘被扬起,所到之处人们都在哀号。 西边田沟里剩下的庄稼全被水淹,巨大的树木横七竖八地倒在荒地上。 从芝田到楠溪,原本热闹的城镇集市如今都变成了荒芜的野地。 漂浮的尸体填满了河港汇流处,悲伤的魂魄栖息在山的角落里。 唉,看看现在的人们啊,疫病灾祸一个接着一个。 向天呼喊求救的人难道是老糊涂了吗(这里原诗有缺失无法完整准确翻译)。 积累的乖戾之气必然会导致灾难,就像养着小火烬最终会酿成大的烟尘。 大自然一旦有了感应,给予和剥夺哪里会有什么怜悯之心呢。 从来没听说有像《豳风》诗里体恤百姓的官员,反而催缴租税像星火一样急迫。
关于作者
宋代刘黻

刘黻(一二一七~一二七六),字声伯(一作升伯),号质翁,学者称蒙川先生,乐清(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入太学,时年三十四。时太学生伏阙上书攻丁大全,首署其名,追送南安军安置,丁贬还太学。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以对策忤贾似道,授昭庆军节度掌书记。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召为秘书正字。三年,迁校书郎(《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除监察御史。六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七年,召权刑部侍郎(《宝庆四明志》卷一)。累迁中书舍人,吏部尚书。恭帝德祐初随二王入广。二年(一二七六),拜参知政事(《宋史》卷四七《瀛国公本纪》),行至罗浮病卒。著作已散失,后由其弟应奎收集诗文残稿编为《蒙川先生遗稿》四卷。事见本集卷首《朝阳阁记》,《宋史》卷四○五有传。 刘黻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蒙川遗稿》为底本,校以清丁丙跋明抄本(简称明抄本,藏南京图书馆)等。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