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昉

晳常嗜羊枣,遥亦重槟榔。 参至不忍食,昉宁能独尝。

译文:

晋代的王戎(字濬冲,小字阿戎)的孙子王绥(字彦猷)常爱吃羊枣,南朝宋的刘穆之(字道和)年少时也很看重槟榔。 西晋的王参(王戎之子)在父亲去世后,因父亲生前爱吃而不忍心再吃(羊枣);任昉(南朝梁文学家)难道就能独自去品尝那些(有特殊情感关联的)食物吗? 这里面涉及几个典故,“晳常嗜羊枣”中,其实是“戎”,也就是王戎,他的孙子王绥爱吃羊枣;“遥亦重槟榔”中,“遥”指刘穆之,他早年常吃槟榔,后来发达了还用槟榔招待客人;“参至不忍食”,王参是王戎之子,父亲死后他不忍吃父亲爱吃的羊枣,体现了对父亲的怀念;诗里借这些典故是想说任昉也应像王参一样,对与特定人相关联的食物有情感上的克制。
关于作者
宋代林同

林同(?~一二七六),字子真,号空斋处士,福清(今属福建)人。以荫授官,弃不仕。恭帝德祐二年,元兵破福清,被执,不屈死。有《孝诗》一卷,刘克庄为之序(《后村大全集》卷九六)。元《昭忠录》有传。《宋史》卷四五二《忠义传》事迹不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四已作辨正。 林同诗,以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参校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