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明皇贵妃上马图

开元天宝号太平,快活三郎偏纵情。 帝闲天骥云雷𫘝,回首绝怜妃子醉。 海棠酣春睡未足,扶上马时颓山玉。 二珰两边扶蹋𩍐,群姬争扶不用命。 万花丛,玉山花,花朝王,醉牡丹。 共立马前黄幡绰,献笑颜容似嘲谑。 三郎勒马频回头,两手按膝双凝眸。 夹立两旁御弓箭,带御器械如行殿。 二珰相语俨相向,贵妃未至龙颜望。 龙颜不怡吾曹忧,昵昵私语双燕秋。 御前两骥立仗俟,御龙整暇聊缓辔。 卷中何止数十人,十人眼只在一身。 朕能坠马替妃子,不忍花飞惊玉体。 三郎但念妃子醉,岂知身醉误国事。 傥知敬是常惺惺,提主人翁教醉醒。 丑丑妇斟薄薄酒,丑妇添翁多少寿。 无盐为后能彊齐,夙夜警戒鸡鸣诗。 花钿安得纷委地,马嵬安得有坠时。

译文:

在开元、天宝年间,那时候号称是太平盛世,可这“快活三郎”唐玄宗偏偏放纵自己的情感,尽情享乐。 皇宫御厩里的良马,像云雷一般迅疾奔腾,唐玄宗回首望去,满是怜惜沉醉的杨贵妃。杨贵妃就如同那春日里的海棠花,还带着未消的醉意与慵懒,像是还没睡够似的。当人们扶她上马时,她娇弱的身姿如同美玉将倾。 两个宦官在两边搀扶着她踩上马镫,一群宫女争着去搀扶,都不听使唤了。周围是万花丛,杨贵妃就像花丛中最美的玉山之花,唐玄宗宛如花中之王,而贵妃恰似醉态可掬的牡丹。 艺人黄幡绰站在马前,脸上带着笑容,那神情好像是在嘲谑打趣。唐玄宗勒住马,频频回头,双手按在膝盖上,双眼凝神注视着杨贵妃。 两旁站立着手持弓箭的侍卫,那些带御器械的官员们跟随着,就好像是一座移动的宫殿。两个宦官面对面严肃地交谈着,杨贵妃还没到,唐玄宗一脸期待。要是唐玄宗的脸色不好看,他们这些人可就要发愁了,他们在一旁亲昵地私语,就像秋天里的双燕细语。 御马在御前整齐站立等待,御龙的侍从从容不迫地缓缓牵着缰绳。画卷里何止几十个人,但十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杨贵妃一人身上。 唐玄宗说自己就算会坠马也要护着杨贵妃,不忍心让她受到一点惊吓。唐玄宗心里只惦记着杨贵妃的醉态,哪里知道自己沉迷于享乐已经耽误了国家大事。 倘若他能懂得时刻保持清醒,时刻提醒自己这个“主人翁”清醒过来。要是他身边有像贤妻一样的人,给他斟上普通的薄酒,或许还能让他延年益寿呢。 古代无盐女做了王后能使齐国强大,就像《诗经·鸡鸣》里所倡导的那样,君主应该日夜警醒。如果是这样,杨贵妃的花钿怎么会纷纷落在地上,又怎么会有马嵬坡香消玉殒的悲剧发生呢。
关于作者
宋代许月卿

许月卿(一二一六~一二八五),字太空,学者称山屋先生,婺源(今属江西)人。从魏了翁学。早年入赵葵幕,理宗嘉熙四年(一二四○)以军功补校尉,为江东转运司属官。淳祐四年(一二四四)进士,授濠州司户参军,七年,兼本州教授。吕文德辟为淮西安抚司准备差遣。迁临安府教授,以言事罢。宝祐三年(一二五五)为江南西路转运司干办,摄提举常平。召试馆职,以忤贾似道罢,归隠,自号泉田子。宋亡,改字宋士,深居不言。元至元二十二年卒,年七十。有《先天集》十卷、《百官箴》六卷。事见本集附录《宋运干山屋许先生行状》。 许月卿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嘉靖刊本为底本。底本文字多夺误,酌校《宋诗抄·先天集抄》所录诗。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