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溪边翁好渔,笭箵钓车日采鱼。 扁舟为家苇为屋,岂知世有神僊居。 晓来不记舟行路,忽在桃花深绝处。 红云杳叆望欲迷,绛雪缤纷落无数。 水源尽处便逢山,一迳似通人往还。 穿花竟出洞谷口,别有天地如人间。 青山高下鳞鳞屋,秀野桑麻深泼绿。 春深耕罢犊牛眠,昼静人闲鸡犬熟。 村中老幼皆相知,惊逢外人子为谁。 平生采鱼不到此,借问此是蓬莱非。 笑言此亦人间耳,闻有蓬莱何处是。 秦初避乱偶此来,今日已传秦几世。 渔家不识青史编,相传去秦六百年。 吁嗟已不闻汉魏,岂复知今晋太元。 当时祇恐秦万世,携家挈邻相远避。 早知秦不五十年,安得种花来此地。 采药山人去不归,啖松女子今何之。 种桃著花尚未实,未必岁月多如斯。 家家置酒延鸡黍,便好卜邻花底住。 中心自喜口不言,后日重来今且去。 凄然辞别便登舟,依旧花间溪水流。 插竹谩标来处路,鸣榔无复旧时游。 顾家一念僊凡隔,如梦惊回寻不得。 当时不与俗吏知,或可重寻旧踪迹。 五胡云扰岂减秦,晋人合作桃源人。 渔郎出山自失计,秦人绝踪应未仁。 渔郎渔郎休太息,渔家自有神僊国。 鲙鲈沽酒醉芦花,此乐桃源人未识。 神僊有无何渺茫,退之此语诚非狂。 渊明作记亦直寄,便如东臯志醉乡。 秦风锲薄难与处,晋俗清虚何足数。 愿令天下尽桃源,不必武陵深处所。
桃源行
译文:
武陵溪边有位老翁喜好捕鱼,每天带着笭箵和钓车去捕鱼。他以扁舟为家,用芦苇搭建屋子,哪里知道世上还有神仙居住的地方。
清晨,他不记得船行驶的路了,忽然来到了桃花繁茂至极的地方。红色的云霞幽深朦胧,让人几乎看不清楚方向,粉红色的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数也数不清。
沿着水流走到尽头便遇到了山,有一条小路似乎是人们往来通行的。穿过花丛竟然走出了洞谷口,那里别有一番天地,好似人间。
青山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地分布着房屋,秀丽的田野里,桑麻长得郁郁葱葱,绿得仿佛要流淌下来。春天深耕之后,小牛犊在一旁安然入睡,白昼宁静,人们悠闲自在,鸡犬的叫声都让人感觉那么熟悉。
村子里的老老少少彼此都相识,看到外来的人都很惊讶,问他是谁。老翁说自己一生捕鱼都没到过这里,还询问这里是不是蓬莱仙境。
村民笑着说这里也是人间罢了,听说有蓬莱仙境,可又在哪里呢。他们是秦朝初年为了躲避战乱偶然来到这里的,到如今也不知道秦朝已经传了多少代了。
这位渔家老翁不懂得历史典籍,只听村民相传已经离开秦朝六百年了。可叹啊,他们连汉朝、魏朝都没听说过,又怎么会知道现在是晋朝太元年间呢。
当初他们只担心秦朝会延续万世,所以带着家人和邻居远远地躲避到这里。要是早知道秦朝连五十年都维持不了,又何必跑到这里来种花定居呢。
当年采药的山人一去就没回来,吃松籽的女子如今又在哪里呢。种的桃树开花了还没结果,岁月未必总是这样平静吧。
家家户户都置办酒席,用丰盛的饭菜招待老翁,还说他可以在花下选个地方住下来。老翁心里暗自高兴,嘴上却没说,想着日后再来,现在先离开。
他凄然地和村民告别,登上小船,依旧是桃花丛中溪水潺潺流淌。他随便插了些竹子标记来时的路,可后来再划船回来却再也找不到旧时的踪迹了。
只因心中惦记着家,这一念之差便与仙境隔绝了,就像从梦中惊醒后怎么也找不到梦中的地方。要是当时不把这事告诉那些俗吏,也许还能重新找到旧路。
五胡乱华的纷扰并不比秦朝的暴政好多少,晋朝的人也应该去做桃源人。渔郎出山真是失策,而桃花源里的秦人断绝与外界的联系也算不上仁义。
渔郎啊渔郎,别再叹息了,渔家自己也有神仙般的国度。切着鲈鱼片,买酒畅饮,醉卧在芦花之中,这样的乐趣桃花源里的人都体会不到呢。
神仙到底有没有,实在是太渺茫了,韩愈说的这话确实不假。陶渊明写《桃花源记》也只是寄托自己的情感,就像阮籍写《大人先生传》表达对醉乡的向往一样。
秦朝风气刻薄,难以相处,晋朝风俗虚浮,也不值得一提。真希望天下到处都能成为桃花源,而不必非要在武陵的深处啊。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