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

清晨有客南昌来,袖出数幅春风梅。 芳根不种生绡上,安得的皪霜葩开。 霜葩能开不能谢,始信笔端生造化。 细看入趣直欲攀,亦复不知梢是画。 迎风冷笑斜窥簷,披烟淡𥩟拖轻缣。 丰腴略带清晓雪,疎瘦半横初夜蟾。 根栖怪石增奇绝,倒影寒溪照清洁。 斜枝兰外侣幽姿,冷蕊竹间标劲节。 超然笔法无糁尘,正欹仰俯态逼真。 几回卷轴却复展,生意不穷看转新。 只看幽韵自堪玩,莫道无香真可叹。 清香已在杳默中,暗起芬芳浮鼻观。 平生爱梅如爱贤,恨无好句模幽妍。 看君此画得天趣,妙写无声诗八篇。 吾闻古来能画者,画马胸中有全马。 君应满腹皆梅花,不尔安能笔潇洒。 想君家住西山边,万梅谷中庐数椽。 月宵携筇雪著屐,坐石瞰水窥风烟。 纫兰傲竹今几年,餐香换骨身可僊。 凝神吮墨淡一扫,不觉笔下花真传。 叹予自爱冰玉干,久藏一幅鹅溪绢。 请君为作雪中百花头上开,挂我壁间供客看。

译文:

清晨时分,有位从南昌来的客人,他从袖子里拿出几幅画着春风中梅花的画。 这梅花的芳根并没有种在真实的土地上,而是呈现在生绡之上,怎么就能有那洁白光亮的霜雪般的花朵开放呢? 这些霜雪般的梅花能开放却不会凋谢,我这才相信画家笔端有着创造万物的神奇本领。 仔细观赏这些画,那梅花的意趣让我真想伸手去攀折,一时间竟忘了这枝头的梅花只是一幅画。 画面中的梅花迎着风冷笑,斜斜地窥视着屋檐;披着烟雾,淡雅地伫立,仿佛拖着轻薄的丝绢。 那丰腴的梅花还带着清晨的雪意,疏瘦的花枝半映着初夜的明月。 梅根栖息在怪石旁,更增添了几分奇绝;它的倒影映照在寒冷的溪水中,显得无比清洁。 那斜伸的枝条在兰花之外,与兰花的幽姿为伴;冷艳的花蕊在翠竹之间,彰显着劲节。 画家超然的笔法没有沾染一丝尘俗,梅花正斜俯仰的姿态栩栩如生。 我几次将画卷收起又展开,画中梅花的生机无穷无尽,越看越觉得新颖。 只看这梅花幽远的韵味就足以让人把玩,别说没有香气就真的值得叹息。 其实那清香已经在这静谧之中暗暗散发,隐隐约约的芬芳似乎在我的鼻间浮动。 我平生喜爱梅花就如同喜爱贤才,只恨自己没有好的诗句来描绘它的清幽妍丽。 看您这幅画深得自然之趣,就像是妙笔写出了八篇无声的诗篇。 我听说自古以来擅长画画的人,画马时胸中有完整的马的形象。 您应该是满腹都是梅花的模样,不然怎么能下笔如此潇洒自如。 想来您家住在西山旁边,在那万梅谷中有着几间茅屋。 在月夜您手持竹杖,踏雪穿着木屐,坐在石头上俯瞰溪水,窥探那风烟之景。 您与兰花为伴、与翠竹为友已经有好些年了,吸收梅花的香气仿佛换了骨,身体都能成仙。 您凝神聚气,蘸着墨轻轻一挥,不知不觉间笔下的梅花就真切传神。 我叹息自己向来喜爱那如冰玉般的梅枝,长久以来珍藏着一幅鹅溪绢。 请您为我画一幅雪中在百花之上开放的梅花图,挂在我的墙壁上供客人欣赏。
关于作者
宋代姚勉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