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灵源天境遇雨各奔归晚坐以不是溪居者那知风雨来分韵得那字奉呈一笑

灵源水有天,日涉胜趣多。 同行十数子,散策经山坡。 溪行小盘礴,石坐闲摩挲。 野菊留余花,新梅看微柯。 寒鸦落平田,暖鲤跳枯荷。 是日冬曦温,景象如春和。 笑谈不知归,亦有载酒过。 忽瞻彼北山,黑云生嵯峨。 阴晴反复手,天测不可俄。 长风舞红叶,急雨翻银河。 儒冠各欹垫,僮屦皆奔波。 路滑争牛羊,泥溅乱鸭鹅。 席地听沾湿,樽沙委骈罗。 五十笑百步,曳杖如横戈。 林间偶自芘,弃甲我则那。 留恋归不早,颠沛逢滂沱。 出游不知时,废此啸且歌。 绸缪无远虑,其如近忧何。 兹游已狼籍,后计毋蹉跎。 归欤亟诛茅,结亭依岩阿。 震陵有帡幪,乐哉涧槃薖。

译文:

灵源的水仿佛连着天际,我每日来此游玩,能感受到很多美妙的趣味。和我一同出游的有十几个人,大家拄着拐杖漫步经过山坡。沿着溪流徘徊漫步,坐在石头上悠闲地摩挲着周边的事物。野菊还残留着几朵花,初绽的梅花枝头只有细小的枝干。寒鸦落在平坦的田野上,温暖处的鲤鱼从枯荷间跳出。这一天冬日的阳光很温暖,景象就如同春天般和煦。大家说说笑笑都忘了回去的时间,还有人带着酒来和我们相聚。 忽然抬头看那北山,巍峨的山峰上涌起了黑云。天气就像在人手中反复变化一样,短时间内都难以预测。大风卷起红叶飞舞,急雨好似银河倒翻般倾泻而下。儒生们的帽子都歪歪斜斜,书童们的鞋子也在泥泞中奔波。道路湿滑,大家像牛羊一样互相争抢着前行,溅起的泥巴把周围弄得像乱了阵的鸭鹅。大家席地而坐,任凭雨水沾湿身体,酒杯、沙子杂乱地散落一地。就像“五十步笑百步”一样,有人拖着拐杖像握着横戈般艰难前行。我偶然在林间找到一处遮蔽之所,狼狈地躲在那里,只能无奈叹息。 只怪我们留恋美景没有早点回去,才会在这狂风暴雨中如此狼狈。这次出游没有选好时间,连原本的吟啸放歌之乐都荒废了。我们做事没有长远的谋划,又怎么能应对眼前的忧患呢?这次游玩已经弄得如此狼狈,以后可不能再这样虚度时光、毫无计划了。还是赶紧回去在山岩旁盖座亭子吧。如果有坚固的遮蔽之所,在山涧中过着隐居的生活也是很快乐的啊。
关于作者
宋代姚勉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