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山河属司马,云阙岧峣都洛下。 夕阳亭上已卖国,无与东门长啸者。 铜驼荆榛不成春,华林转眼为樵薪。 连墙枯骨若有声,啾啾知是清谈臣。 中原虽远江东近,典午偏安姑莫问。 苻坚百万卷淝波,犹有安石能强晋。 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 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
再次前韵
译文:
### 逐句翻译
1. **大地山河属司马,云阙岧峣都洛下**
- 天下的山河都归属司马氏家族统治了,那高耸入云的宫殿矗立在洛阳城中。司马氏建立晋朝后,将都城定在了洛阳,这里描绘了晋朝初期统一全国,定都洛阳,宫殿巍峨壮丽的景象。
2. **夕阳亭上已卖国,无与东门长啸者**
- 在夕阳亭这个地方,那些权贵们已经做出了出卖国家利益的行径。再也没有像阮籍那样在东门长啸,对时政不满、保持清醒的人了。夕阳亭曾是晋朝官员送别之所,这里象征着官场的腐败和黑暗;东门长啸者指阮籍,他不满司马氏的统治,常通过长啸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愤懑。
3. **铜驼荆榛不成春,华林转眼为樵薪**
- 原本繁华热闹的铜驼街长满了荆棘和野草,再也没有了春天的生机。华林园转眼间就被砍伐成了烧火的柴薪。铜驼街是洛阳最繁华的街道,华林园是晋朝的皇家园林,它们的破败象征着晋朝的衰落和社会的动荡。
4. **连墙枯骨若有声,啾啾知是清谈臣**
- 堆积如山的枯骨如果能发出声音,那啾啾的声响仿佛是那些只知清谈、不务实际的大臣们的哀号。晋朝时期,许多士大夫崇尚清谈,空谈玄学,不关心国家大事和百姓疾苦,导致国家政治腐败,国力衰退,最终引发了战乱,无数百姓死亡。
5. **中原虽远江东近,典午偏安姑莫问**
- 中原地区虽然离得远,但江东地区距离较近。司马氏在江南偏安一隅,这种状况暂且先不去评说了。典午是“司马”的隐语,指晋朝。西晋灭亡后,晋元帝司马睿在江南建立东晋,偏安江东,不思收复中原。
6. **苻坚百万卷淝波,犹有安石能强晋**
- 前秦苻坚率领百万大军进攻东晋,如波涛般汹涌而来,即便如此,还有谢安这样的人能够使东晋强大起来并抵御外敌。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宰相谢安镇定自若,指挥有方,最终以少胜多,击败了苻坚的大军,保卫了东晋的安全。
7. **嗟今玉辇竟蒙尘,将相受辱甘帼巾**
- 可叹如今皇帝竟然遭遇了屈辱,出行的玉辇都蒙上了灰尘(暗指皇帝被俘或流亡)。而那些将相们却甘愿忍受耻辱,像女人一样软弱无能。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当时国家局势的痛心和对将相们的不满。
8. **求如西晋已觖望,万世遗笑无人秦**
- 如今想要达到西晋时期的状况都已经是奢望了,这样的情况将会被后世万代所嘲笑,就像历史上没有了能挽救国家的英雄人物一样。觖望指失望,诗人感慨当时国家的衰败,连西晋时期相对稳定的局面都难以重现,只能遗笑后人。
### 整体理解
这首诗以晋朝的兴衰为背景,通过回顾晋朝的历史事件,如西晋的腐败、东晋的偏安以及淝水之战等,来影射当时南宋的社会现实。诗人批判了南宋朝廷官员的清谈误国、软弱无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收复失地的渴望,同时也为南宋的衰败感到痛心疾首。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