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日游慈云为龄叟作

丹霞前,慈云顶,两壁相看苍铁冷。 春风秋月一逢迎,菜碗茶瓯拍香鼎。 有时话到有处无,有时瞑到入禅定。 本来僧俗不相干,气味投时堪隽永。 九年卓锡兴百废,谁与挽之欲去猛。 我年今已七十六,师五十二亦多病。 人生契合是因缘,临老相分重凄哽。 东湖水宽万顷烟,风波簸弄羲娥影。 西山有寺古佛境,啼鸟落花云水静。 醉中覶缕醒时语,师亦两下如何领。

译文:

在丹霞峰前,慈云山顶,两边的峭壁相对而立,那苍黑的山石透着冰冷的气息。 无论春风轻拂的春日,还是明月高悬的秋夜,我们在这里相逢欢聚,一起端着菜碗、捧着茶瓯,轻拍着香鼎,享受着这份宁静与闲适。 有时候我们交谈,话题从有聊到无,思绪在虚实之间游走;有时候静静地坐着,仿佛进入了禅定的境界。 本来僧人和俗人是不相干的两类人,但当我们志趣相投时,这份情谊便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龄叟你在这里驻锡修行九年,让这里百废俱兴,可如今谁也挽不住你急切离去的脚步。 我今年已经七十六岁了,你才五十二岁却也体弱多病。 人生中能够彼此契合,这都是因缘际会。到了我们这把年纪还要分别,心中格外凄楚悲哽。 东湖水面宽阔,万顷烟波浩渺,风波涌动,仿佛在拨弄着日月的光影。 西山有一座古寺,那是充满佛性的清净之地,只听得见鸟儿啼鸣,看得见落花缤纷,云水一片静谧。 我在醉中唠唠叨叨说的这些话,等清醒时还是这番言语,你又该如何理解这两份离别之情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