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党与佛会

我惜苏子瞻,气豪天地隘。 雄文万斛泉,盛名表昭代。 自负学见道,欲涨欧阳派。 胡为所以学,先与本论背。 或者交浮屠,聊尔奚足怪。 何至敢昌言,前身五祖戒。 眉山世积善,老泉亦英迈。 脉络有自来,胚胎乃融会。 顾诬正大传,谓感非类秽。 胡鬼是吾亲,父与母安在。 痛哉复痛哉,不孝此为大。 本来中无主,恍惚求诸外。 一妄流到今,狂澜正澎湃。 人人说轮回,处处习夷呗。 有识或见讥,动以苏为解。 愚者不必责,可责在吾辈。 当时若遇吾夫子,鸣鼓攻之此其最。

译文:

我很怜惜苏轼,他气势豪迈,仿佛觉得天地都狭窄了。他的雄文如万斛泉水般滔滔不绝,在那个光辉的时代享有盛名。他自负于自己的学问已领悟了大道,还想让欧阳修所开创的文风更加壮大。 可他所学的内容,却与根本的道理相违背。或许他与僧人交往,姑且这样也不足为怪。但他怎么敢公然宣称自己的前身是五祖戒和尚呢? 眉山苏家世代积累善德,苏洵也是英姿豪迈之人。苏家的学问脉络是有根源的,是经过长久的孕育、融会而成的。他却无端污蔑苏家正大的传承,说自己是受了异类的感应而来。把外国的神鬼当作自己的亲人,那自己的父母又置于何地呢? 痛心啊,实在是痛心!这是最大的不孝之举。他本是内心没有坚定的主见,才恍惚地向外寻求寄托。这一个荒诞的说法流传至今,如今就像汹涌的狂澜一般。 现在人人都在谈论轮回,处处都能听到诵读外国佛偈的声音。有见识的人或许会对此表示讥讽,但那些人动不动就拿苏轼来辩解。愚昧的人不必过多指责,真正该被指责的是我们这些有识之士。 要是苏轼当时遇到了孔子这样的圣贤,这肯定是最该被敲起鼓来声讨的行为啊。
关于作者
宋代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