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赋黄东发湖山精舍

断鼇奠极戏者谁,岷山如龙万里驰。 大江之阳起衡岳,崒嵂散作千委蛇。 直趋四明卓秀伟,二百八十峰参差。 潮江合捧山驻脚,伏脉分行东西支。 东或峨眉或凤翼,□□万顷琉璃陂。 二灵龟浮挟霞屿,大涵回顾藏崄巇。 我昔经行一俯仰,问百年前□何其。 迩来世变那可道,前辈风流归春澌。 山川无言黯失色,徒使旁观重歔欷。 西来诸峰江之外,独抱古青何巍巍。 远踏渤澥弥湠漫,近枕慈水清涟漪。 平生听人历铺说,屐齿欲到足犹縻。 况彼地灵所融结,是为之越老屈奇。 且闻胜处巧著屋,包括光景无余遗。 几年期我数语赘,终恐摸索非真知。 忽焉自省笔自舞,但说此翁他何疑。 怪石棱棱耸瘦骨,秀色隠隠开疏眉。 宽旷能容万壑赴,峭特雄压千秋卑。 云雨蓄泄大功用,波涛变化皆文辞。 上而层阴入凤凰,下而瑞脉生兰芝。 浮□蔼蔼自来去,本相不受时牡脂。 晓猿不惊鹤不怨,幽花野草芳菲菲。 以所见见有如此,又何以观山水为。 君不见苏子由诣京师,自谓终南嵩华虽已见,不若得见韩公琦。 又不见欧阳公赠别时,说道庐山高哉几千仞,即此便是刘凝之。 我翁视此亦何愧,愧我芜拙欠发挥。 若曰湖山精舍自品题,自有黄曹二贤之长诗。

译文:

传说中斩断鳌足来奠定大地四极的是谁呢?岷山就像一条巨龙,在万里大地上奔腾飞驰。 在长江的北岸,衡岳拔地而起,那险峻高峻的山峰向四周延伸,如无数条蜿蜒曲折的长蛇。 山脉一直朝着四明山方向延伸,形成了二百八十座参差不齐、秀丽雄伟的山峰。 潮水与江水合流,共同环抱着群山,山脉在这里好像停下了脚步,然后伏藏的脉络又分成东西两支。 东边的山峰,有的像峨眉,有的像凤凰展翅,山下是一片犹如万顷琉璃般的湖陂。 二灵山如同浮在水面的神龟,夹着霞屿,大涵山回环顾盼,暗藏着险峻的地势。 我过去曾路过这里,不经意地一低头一抬头间,想问百年之前这里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近些年来世事变幻,实在难以言说,前辈们的风流韵事就像春天里融化的冰雪一样消逝了。 山川默默无言,黯然失色,只能让旁观者更加感慨叹息。 从西边而来的那些山峰,在江水之外,独自怀抱着古老的青色,显得多么巍峨壮观。 它们远远地延伸到辽阔无边的大海,近处紧挨着清澈涟漪的慈水。 我平生听别人详细地描述过这里,心里一直想去,可双脚却好像被束缚住一样难以成行。 况且这地方是天地灵气融合凝聚之处,孕育出了越地这般奇特的山水。 而且听说在那风景优美的地方巧妙地建了房屋,将周围的美景都囊括其中,没有一点遗漏。 几年来有人期待我写几句话来增添光彩,可我始终担心自己没有亲身感受,写出来的东西并非真知灼见。 忽然间我自我省悟,笔下自然舞动起来,只说这位先生又有什么可迟疑的呢。 他就像那棱角分明的怪石,有着清瘦嶙峋的风骨,隐隐约约透露出秀美的神色,仿佛舒展的眉毛。 他心胸宽广,能容纳万道山谷的水流奔涌而来;他刚直特立,雄姿英发,足以让千秋万代的卑琐之人感到羞愧。 他像山川一样,有着蓄泄云雨的伟大功用,他的谈吐就像波涛变化一样充满了文采辞章。 向上,他的气象能融入凤凰栖息的高层云霄;向下,他的祥瑞之气能催生兰芝等仙草。 他周围的云霭自在地飘来飘去,他的本真模样不受世俗脂粉的沾染。 清晨的猿猴不会因为他而惊惶,仙鹤也不会对他有所埋怨,四周的幽花野草散发着阵阵芬芳。 以我所见到的这位先生就是如此,又何必一定要去观赏山水呢。 你没看见苏子由前往京师时,自己说终南山、嵩山、华山虽然已经见过,但还是觉得不如见到韩琦公。 你也没看见欧阳公赠别时说,庐山高耸几千仞,而眼前这个人(刘凝之)就如同庐山一样令人敬仰。 我的这位先生与他们相比又有什么可惭愧的呢,惭愧的是我才疏学浅,没能把他的风采充分展现出来。 如果要说对湖山精舍进行品评题咏,自然有黄、曹两位贤才所写的长诗呢。
关于作者
宋代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