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秋既望吾族子姪以老人会于我家名曰燕老集此意亦可尚醉后写其意

飒飒西风来,吹不开眉端。 团团空中月,照不见肺肝。 菊花仍旧香,过雁秋年年。 我怀人得知,流光逝如川。 况此苟活身,包羞天地闲。 不如先露晞,安用空流连。 儿辈何为者,芋栗菘藿盘。 将以寿我酒,岁晚松在山。 我谓非我意,掉头三长叹。 绕膝不肯离,且笑且进言。 陶潜杜少陵,逢时更多艰。 何尝便忘躯,得酒即开颜。 父子恩爱重,一刻难轻拚。 世路虽偪仄,天道又好还。 但是强健在,心事终已宽。 是亦菽水具,非如五鼎难。 庶几诗礼风,聊以娱亲安。 再拜固以请,愿领家庭欢。 勤勤苦费辞,细听理亦然。 强饮竟成醉,援笔如狂颠。 梗概粗以见,不觉盈长笺。 呼儿为我歌,勿与醒者传。

译文:

农历九月十六这天,我们家族的子侄们为家中老人举办聚会,取名叫“燕老集”,这想法挺值得推崇。我酒后写下了其中的意趣。 秋风飒飒地吹来,却吹不散我紧锁的眉头。天空中那一轮圆圆的月亮,也无法照亮我的肺腑真心。菊花依旧散发着往昔的香气,年年秋天都有南归的大雁飞过。我心中的思绪有谁能知晓呢,时光就像那奔腾的河流一样一去不返。 更何况我这苟且偷生的身子,在天地之间心怀羞愧。真不如像清晨的露水一样早早消逝,何必在这里空自徘徊留恋。 孩子们这是在做什么呀,摆上了用芋头、栗子、青菜做成的菜肴。他们端着酒为我祝寿,说希望我像岁寒的青松一样长寿。我觉得这不是我想要的,不禁掉头长叹三声。 孩子们绕在我膝边不肯离开,一边笑着一边劝我:“陶渊明和杜甫,他们生逢乱世,遭遇的艰难更多。可他们何尝就放弃了自己的生命呢,只要有酒就能展露笑颜。父子之间的恩情深重,一刻也不能轻易割舍。虽然这世间的道路狭窄难行,但天道是公平的,善恶终有回报。只要您身体健康,心里的事总会慢慢放下。粗茶淡饭也是尽孝,并不像享受五鼎食那样困难。我们希望能传承诗礼家风,让您心情愉悦、生活安宁。” 他们恭敬地再次行礼,恳切地请求我,希望能让一家人共享这份欢乐。他们苦苦劝说,仔细想想,道理也确实如此。我勉强喝了些酒,最后竟醉了,拿起笔来就像疯癫了一样。大概的意思粗略地表达出来了,不知不觉就写满了长长的信笺。我招呼儿子为我唱首歌,可别把这些事讲给清醒的人听。
关于作者
宋代陈著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