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春朝阳

山占樵城最上头,眼前历历记曾游。 古来不少二千石,海内今谁第一流。 小队未妨需隙暇,大书已觉振岩幽。 于今幸际丰登日,满泛松觥賸句酬。

译文: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樵城最高处的山,回忆往昔游历的情景,表达了对贤能官员的期待以及在丰年的喜悦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 这座山占据了樵城的最高处,眼前的景象清晰地唤起了我曾经游览此地的记忆。 自古以来,这里有不少地方官员来来去去,可放眼天下,如今谁才是那顶尖一流的人物呢? 即便是小股的队伍出行,也不妨碍趁着闲暇时光来此一游。题下的大字,已然让这幽深的山岩为之振奋。 如今有幸赶上这五谷丰登的好时节,我满满地斟上一杯松叶酒,再用诗句来畅抒心怀。
关于作者
宋代方蒙仲

方蒙仲(一二一四~一二六一),名澄孙,以字行,号乌山,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寄居兴化(今福建仙游东北)。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三二),调邵武军教授。历通判泉州,召为秘书丞。不附贾似道,景定初出知邵武军(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二年卒,年四十八。有《䌹锦小稿》,已佚。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方秘书蒙仲墓志铭》、《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秘书方蒙仲先生澄孙》。 方蒙仲诗,据《永乐大典》、《诗渊》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