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梅

众口一酸调,佳处在味外。 忽使水火争,谁令居鼎鼐。

译文:

大家众口一词地说盐和梅能调出酸味,其实它们的美妙之处远不止于表面的味道。 可忽然之间,就像水与火发生了冲突一样,不知道是谁让它们被放置在鼎鼐之中(参与烹饪)。 在古代,“盐梅”常被用来比喻国家的栋梁之臣,“鼎鼐”则象征着朝廷。这首诗表面说盐梅的味道,可能暗指贤才在朝廷中遭遇矛盾纷争的情况。
关于作者
宋代方蒙仲

方蒙仲(一二一四~一二六一),名澄孙,以字行,号乌山,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寄居兴化(今福建仙游东北)。理宗淳祐七年(一二四七)进士(《淳熙三山志》卷三二),调邵武军教授。历通判泉州,召为秘书丞。不附贾似道,景定初出知邵武军(明嘉靖《邵武府志》卷四)。二年卒,年四十八。有《䌹锦小稿》,已佚。事见《后村大全集》卷一六《方秘书蒙仲墓志铭》、《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九《秘书方蒙仲先生澄孙》。 方蒙仲诗,据《永乐大典》、《诗渊》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