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本公先生赠许端甫

世上无难事,难中独有诗。 看来都说易,吟到苦方知。 潭影三年句,蝉声一字师。 古人如此癖,刻烛未为奇。

译文:

在这世上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难办的事情,不过在众多难事当中,作诗可算是其中一项。 很多人看着作诗这件事,都会说这挺容易的,但只有当自己真正去吟咏创作,尝到其中的苦头后,才会明白其中的艰难。 像那诗人为了写出如潭水倒影般精妙的诗句,可能要花费三年的时间苦苦思索。就像有些诗人因为一个“蝉声”般恰到好处的字眼,而虚心向他人请教,尊对方为一字之师。 古代的诗人们就是有这样痴迷于作诗的癖好,他们在限时作诗(刻烛为时限)的情况下创作出佳作,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作者
宋代顾逢

顾逢,字君际,号梅山,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尝举进士不第,学诗于周弼,与同时陈泷、汤仲友、高常擅名于理宗端平、淳祐间,有苏台四妙之称。长于五言,弼称之为顾五言,自署其居为五言田家。有诗十卷,已佚。元初辟为吴郡教谕,卒年七十四。事见明正德《姑苏志》卷五四、《元诗选》癸集甲。 顾逢诗,据《诗渊》等书所录,编为一卷。按:明《诗渊》辑顾逢诗,似将逢与梅山顾先生视为二人,诗中并有《顾逢诗集》之题,是否一人已不能明。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