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偶登安济亭

津亭遥望草萋萋,空旷清怀与物齐。 春水倒行潮欲上,晚云平压日先低。 高城览古人何在,远渡伤离客自迷。 好共山翁同出处,不随朝骑五门西。

译文:

我站在安济亭上远远眺望,只见那岸边的野草长得十分茂盛,一片葱茏。此时心境空明开阔,感觉自己与这世间万物融为一体。 春天的江水似乎在倒流,那是因为潮水即将上涨;傍晚时分,低垂的云层平平地压过来,太阳也显得比平时更早地西沉下去。 我登上这高高的城楼,缅怀古人,可那些古人如今都在哪里呢?望着远处渡口,想到离别之事,我这个漂泊的旅人不禁陷入迷茫。 我真希望能和那山间的老翁一样,与山水相伴,同进同退,而不是像那些官员们,每天跟着上朝的马队,向着皇宫的方向奔去。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