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真慧素上人院见红薇盛开因思西阁后轩数株遂成短章寄翰林原叔八丈禹 玉阁长兼书真慧壁间以记所遇

八月吴天觉早凉,翠丛初拆碎朱房。 繁枝欲卧不胜力,落片将飞犹是香。 西阁二年临昼梦,金刀一夕掩春芳。 栏边想像频回首,渐觉星垣迥汉傍。

译文:

在八月的吴地天空下,我已然感觉到了早早到来的凉意。翠绿的花丛中,那红色的花苞刚刚绽放开来,仿佛是细碎的朱红房间被打开。 繁茂的花枝似乎因为承载了太多花朵而无力支撑,摇摇欲坠;那飘落的花瓣即便即将飞舞离去,却仍然散发着阵阵香气。 回忆起在西阁的那两年时光,就像在白昼里做的一场梦。可就像一把金刀突然挥下,春天的芬芳转眼间就被掩盖了,花期消逝。 我在栏杆边,脑海中不断想象着西阁后轩那几株红薇花的模样,频频回首张望。渐渐地,我仿佛觉得那如星辰般闪耀的西阁仿佛在银河旁,离我越来越远了。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