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延平津

鸣籁萧森万木声,浓岚环合乱峰青。 楼台矗处双溪会,雷电交时一剑灵。 晓市人烟披霁旭,夜潭渔火鬭寒星。 画屏曾指孤舟看,今日孤舟在画屏。

译文:

万木在风中发出萧瑟的声响,那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乐章。浓厚的雾气环绕聚合在一起,将那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山峰染成了青色,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在那楼台高高矗立的地方,两条溪流欢快地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灵动的画面。当雷电交加的时候,仿佛能感受到那传说中宝剑所散发出来的神秘灵气,让人不禁心生敬畏。 清晨时分,集市上开始有了烟火气息,人们的活动逐渐热闹起来,而那清晨的阳光也穿透云雾,洒在大地上,给万物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到了夜晚,平静的潭水上,渔船上闪烁的灯火与夜空中寒冷的星星相互映衬,好似在互相较量着谁更明亮。 曾经我在画屏上指着那孤舟,想象着它在山水间漂泊的情景。而如今,我自己正乘坐着这孤舟,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之中,仿佛自己也成了画中的一部分。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