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三乡寺阁

历览宜阳道,披轩临朔风。 地疑尘世外,人尽画图中。 岩曲疎钟答,村前小彴通。 水烟寒更白,山气晓微红。 游宦真浮梗,流年似转蓬。 长怀无所寄,尽日送归鸿。

译文:

我逐一游览了宜阳的道路,推开轩窗,迎着北风而立。 这地方仿佛超脱于尘世之外,人们都好似生活在一幅美丽的画卷当中。 在那曲折的山岩间,稀疏的钟声相互应和,村前有一座小小的独木桥连接着外面的世界。 水面上的烟雾在寒冷中显得越发洁白,山间的雾气在清晨里微微泛着红色。 在外做官就真像那漂浮的断梗,岁月流逝如同随风转动的蓬草。 我长久以来的情怀无处寄托,一整天都望着归鸿远去。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