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福昌院春日一川花卉最盛 其一

闻道春深多物华,遥怜春日思无涯。 烟涵树色相依好,山拥溪流一带斜。 休问主人先看竹,只随渔叟便逢花。 凭谁画得当时境,持去江南细与夸。

译文:

早听说在这暮春时节,福昌院的景色美不胜收,物产丰富、繁花似锦。我在远方就对那春日之景心生怜惜,思绪飘向那里,绵绵无尽。 烟雾缭绕,笼罩着树木,树色与烟雾相互映衬,美妙至极。山峦环绕,簇拥着那潺潺溪流,溪水沿着山势倾斜蜿蜒流淌。 不用去询问庭院的主人,径直去观赏那挺拔的翠竹就好。只需跟随着打渔的老翁漫步,不经意间就能邂逅那一路的繁花。 谁能把此时福昌院这般美妙的景致画下来呢?要是能画出来,我就拿着这幅画到江南去,细细地向那里的人们夸赞福昌院的春日盛景。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