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勤上人归吴中

吴江水好吴岫灵,吴人晳白神气清。 当须比屋皆佳器,奈何傥有名公卿。 究观是事见藏伏,例学浮图超死生。 遂令才智蓄利泽,若日不下沾四瀛。 勤师内外久著力,文字骨节初老成。 十年栖迟辇毂下,渊然澹薄无经营。 惜哉明了足见解,独擘迅翮翻青冥。 残秋忽别东南去,尘土摆落衣裾轻。 西湖胜处拂谈席,绿波画舫吾其行。

译文:

吴江的水清澈美好,吴地的山峦灵秀迷人,吴地的百姓皮肤白皙,神态气质清朗。按理说这一方水土养育出来的人家应该都是优秀杰出的人才,怎么会仅仅只出了一些有名的公卿呢? 仔细探究这些事情,就能发现这里面隐藏着一些缘由,很多人都去学习佛教,想要超脱生死轮回。这就使得许多有才智的人把精力和才华都积蓄起来,就好像太阳被遮住,光芒无法照耀四方。 勤上人在佛法内外都下了很久的功夫,他所写的文字有骨有节,一看就是老成之作。他在京城一带停留了十年,心性淡泊,没有为世俗名利去钻营奔走。 可惜啊,他如此明白事理,见解独到,却像一只独自展翅的飞鸟,要直上青天。在这残秋时节,他忽然要告别这里,往东南方向归去,仿佛一下子摆脱了尘世的尘土,连衣摆都显得轻快了许多。 等他到了西湖那风景优美的地方,在那里拂动讲席谈经论道,我也要坐着那画舫,顺着碧绿的湖水前去一探究竟。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