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泉寺松径

青松苒苒门前道,根氐坚牢颜色好。 鸣籁萧森风雨生,紫鳞开动龙蛇老。 天若有意别留种,百年其下无纤草。 雷霆遶遶雪霜重,劲节支扶不颠倒。 野姿峭拔已背时,肯要藤花彊缠抱。 南方赤夏苦蒸湿,万木无声就僵槁。 忽经密荫少休息,肌骨便惊秋气早。 寄言匠者忽复顾,留作清凉除热恼。

译文:

寺庙门前的道路两旁,青松郁郁葱葱。它们的根系牢牢地扎在土里,枝繁叶茂、色泽鲜亮。 清风吹过松林,松涛阵阵,好似风雨来临的声响,那随风舞动的树枝,犹如紫色鳞片翻动的老龙和大蛇。 上天似乎有意留下这些青松的种子,在这百年古松的下面,连一根纤细的杂草都没有。 松树经历了无数次雷霆环绕,承受着重重雪霜,但它那刚劲的枝干始终挺立,从不倒下。 它那自然而挺拔的姿态在当下已显得不合时宜,又怎会愿意让藤花强行缠绕呢? 南方的盛夏酷热潮湿,其他树木在这样的天气里都没了生机,像是快要干枯。 可当人们偶然走到这青松的茂密树荫下稍作休息,立刻就会感觉肌肤和骨骼都像是提前感受到了秋意的凉爽。 我想告诉那些想要砍伐树木的工匠们,别再打这些青松的主意了,把它们留下来,为人们带来清凉,消除暑热带来的烦恼吧。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