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寄福州王祠部

临津馆下日衔西,风卷寒潮上碧溪。 画船急桨随潮去,山川满眼烟凄迷。 醉起开船看潮落,林深日落哀猿啼。 离魂复与潮东下,兀然愁坐心酸凄。 今年赐告归乡里,翩翩飞鸟投故栖。 双亲素发喜我至,鞠抚欢笑如婴儿。 东阡北陌来庆问,妪翁罍醆交持携。 虽欲晨昏在环堵,奈何职守通金闺。 春暮辞家就行役,幽兰在手空萋萋。 闽州太守意慷慨,一见欢甚无町畦。 欲令邦人满瞻听,洒酒高会挝鼓鼙。 我知君侯落落者,胸中气象盘虹霓。 问之当今至急务,无若羌虏方突梯。 君言区处果得术,势类秋隼持寒鸡。 养兵精悍不在众,黠贼头颅可立提。 海隅僻郡谁与语,强欲论列惩吹齑。 又言人生尚忠孝,二者轻重均铢圭。 以谏名官宜尽节,健行勿絷骅骝蹄。 别来破热走山驿,神疲骨瘦颜容黧。 作诗遥寄复感激,岂不戚戚论乖暌。

译文:

### 前半部分旅途见闻与思乡之情 在临津馆下,夕阳正缓缓西沉,狂风卷着寒冷的潮水涌上了碧绿的溪流。那色彩艳丽的船只,划动着急促的船桨,随着潮水匆匆离去,眼前的山川被弥漫的烟雾笼罩,一片凄迷朦胧。 我醉意中醒来,打开船舱,看着潮水渐渐退去。此时树林幽深,太阳已经落下,哀伤的猿猴声声啼叫。我的离魂仿佛也随着潮水向东流去,我呆呆地愁苦而坐,心中满是心酸凄凉。 今年我得到假期回到家乡,就像那翩翩的飞鸟回到旧巢。父母白发苍苍,见到我回来十分欢喜,像抚摸婴儿一样慈爱地看着我,满脸欢笑。村里东西南北的乡亲们都来庆贺问候,老人们相互携带着酒器,热闹非凡。 我虽然想整日陪伴在父母身边,守着这简陋的屋子,但无奈我身负朝廷的职责,要与朝廷官员一同处理事务。暮春时节,我不得不辞别家人去赴任,手中握着幽兰,却只能空自怅惘。 ### 后半部分与太守的交往及对话 闽州太守为人意气风发、慷慨豪迈,一见到我就十分高兴,毫无隔阂。他想让当地百姓都能看到我们相聚的场景,于是摆下酒宴,敲起鼓鼙,举行盛大的聚会。 我知道太守是个洒脱不凡的人,他胸中的气概犹如盘旋的虹霓。我问他当今最为紧迫的事务是什么,那无疑是羌虏狡黠难测、肆意侵扰。太守说应对的办法他已心中有数,形势就如同秋天的隼鹰擒住寒鸡一般,胜券在握。他认为养兵关键在于精锐而不在于数量多,这样就能迅速擒获那些狡黠的贼寇。 在这偏远的海边小郡,很少有人能与我谈论这些大事,我虽勉强想要议论时政,却又担心像因一点小事而遭受惩罚。太守又说人生应当崇尚忠孝,这两者的重要性就像铢和圭一样相当。身为谏官就应该尽到自己的职责,要像骏马一样放开脚步前行,不要有所羁绊。 自从与太守分别后,我顶着酷热奔走在山间的驿站,身心疲惫,骨瘦如柴,容颜也变得黝黑。我作诗遥遥寄给太守,心中满是感激之情,又怎能不哀伤地诉说我们的离别之苦呢。
关于作者
宋代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蔡襄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蔡襄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