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忧思深,在昔言汾绛。 之人隠其间,白首甘陋巷。 毕力事诗书,岂特专记诵。 编年作通记,起周迄炎宋。 甲子二十五,回环补遗空。 予闻春秋法,尊土正一统。 维持生民纲,树立大邦栋。 上贤若游夏,鸟兽于麟凤。 三传自名家,讲解或失中。 区区休预徒,奔驰困羁控。 排辟侵异端,寖久成蠹虫。 仲淹著元经,刘蕡比奴从。 去圣日弥远,期言谁折衷。 犹胜儿女曹,烟云费嘲弄。 君于春秋学,勤劳务包综。 向时耻飞箝,画策尚禽纵。 羌戎负恩德,王师压秦雍。 边圉重疮痍,堪为买生恸。 庙堂诛贼谋,谓与天下共。 诏书入岩穴,丐告嘉谋贡。 使者出河东,辄以姓名送。 朅来游京邑,天门如可羾。 岧峣双浮云,下有千人䢇。 扳缘逐声利,激射苟禄俸。 蹭蹬不敢前,抚心愈疑恐。 短翮无吹嘘,微芳少培拥。 客舍逼隆冬,萧条残雪冻。 悠悠晋溪上,水石挂清梦。 长谣复西最,孤怀不偶众。 身穷见节义,物曲何时用。 美田随意耕,寒鱼倣经种。 夜堂素琴横,晚案青蔬供。 决然顾予别,芜音强吟讽。 持归传里闬,亦足侑罍瓮。
送任山归河东
译文:
过去人们说起汾州和绛州,就觉得那里的风俗中饱含着深沉的忧思。有这样一个人隐居在那片土地上,直到白发苍苍也甘愿住在简陋的小巷里。
他倾尽心力钻研诗书,哪里只是专注于记诵呢?他编年撰写通史,从周朝开始一直写到本朝。历经二十五个甲子,把遗漏的内容都一一补充完善,让历史记载完整无缺。
我听闻《春秋》的笔法,是尊崇正统,维护国家的统一。它维系着百姓的道德纲常,是国家的栋梁之学。像子游、子夏那样的贤才,就如同鸟兽中的麟凤一般杰出。《春秋》的三部传记各自成为一家之言,但讲解起来有时也会有失偏颇。那些见识短浅的人,像休、预之辈,四处奔走却被各种规矩所束缚。他们排斥异端学说,时间久了自己却成了学术的蠹虫。范仲淹撰写《元经》,刘蕡在这方面只能像奴仆侍从一样。距离圣人的时代越来越远,对于这些观点谁又能做出公正的评判呢?但这总比那些只知道闲言碎语、把学问当烟云嘲弄的儿女之辈要强。
你对于《春秋》之学,勤奋努力地全面综合研究。过去你不屑于使用权谋手段,制定策略还秉持着擒纵的原则。如今羌戎忘恩负义,朝廷的军队开赴秦雍之地。边疆满目疮痍,实在让人痛心疾首。朝廷商议诛杀贼寇的谋略,说是要与天下人共同谋划。于是诏书传到了山林隐居之处,希望能有人献上好的计策。使者从河东而来,就把你的姓名报了上去。
你来到京城,感觉宫门似乎可以轻易进入。高耸的宫殿如浮云一般,下面有成千的人在喧闹。他们攀附权贵追逐名利,急切地想要获取俸禄。而你却仕途坎坷,不敢向前,抚着胸口愈发疑虑恐惧。你就像短翅的鸟儿得不到助力,微小的芬芳得不到培育和扶持。客舍外已临近隆冬,萧条冷落,残雪冻结。
你心中一直思念着晋溪的悠悠流水和水边的石头,它们常常出现在你的清梦之中。你长吟着诗歌又要西归,孤独的情怀与众人不同。身处困境更能显现出你的节义,可这世间的曲折何时才能让你的才能得到施展呢?你可以随意耕种肥沃的田地,仿照前人的方法养殖寒鱼。夜晚在堂中横放着素琴,晚些时候在桌案上摆上青菜。
你决然地与我告别,我勉强吟出这篇芜杂的诗文。你把它带回去传给乡里的人,也足以在饮酒时增添些谈资。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