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禹庙

宝穴千峰下,严祠一水傍。 夜声沧海近,秋势越山长。 薄葬超前古,贻谋启后王。 万灵何以报,终古咏怀襄。

译文:

在那千万座山峰之下,有一处神奇的洞穴,庄严宏伟的禹庙就依傍着一条河流静静矗立。 到了夜晚,能清晰地听到大海传来的波涛声响,仿佛大海就近在咫尺;秋天时节,眼前会稽一带的山脉连绵起伏,秋意随着山脉延伸得悠远漫长。 大禹实行薄葬,这种简朴的丧葬方式超越了远古时期的风气;他为治水殚精竭虑,所留下的策略和规划为后世君王开创了良好的典范。 世间众多的神灵要如何报答大禹的功绩呢?从古至今,人们唯有不断地吟诵、歌颂他治水的伟大功勋。
关于作者
宋代张伯玉

张伯玉,字公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早年举进士,又举书判拔萃科。仁宗庆历初以秘书丞知并州太谷县时,范仲淹推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范文正集》卷一八《举张伯玉应制科状》)。至和中通判睦州,时年三十,后迁知福州,移越州、睦州。有《蓬莱集》二卷(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已佚。 张伯玉诗,据《严陵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