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题玉泉山堂

动非缘境静非禅,物物前尘现四天。 此地筌蹄求妙论,有时璎络献诸仙。 欲梅泉石多秋思,过夏松篁聒昼眠。 一个攒眉招不至,劳师香火漏沈莲。

译文:

行动并非是因为外界环境的影响,安静也不是在进行禅修,世间万物和过往的尘缘幻化成了四方的天空景象。 在这玉泉山堂之地,人们就像用捕鱼的筌和捕兔的蹄来探寻精妙的道理,有时还会像供奉神仙一样献上精美的璎珞。 将到梅开之时,泉流和山石都弥漫着浓浓的秋意;过了夏天,松竹的声响吵得人在白天难以入眠。 有那么一个人皱着眉头不肯前来,可辛苦了法师在莲花漏计时的时间里燃香祈福。
关于作者
宋代张伯玉

张伯玉,字公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早年举进士,又举书判拔萃科。仁宗庆历初以秘书丞知并州太谷县时,范仲淹推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范文正集》卷一八《举张伯玉应制科状》)。至和中通判睦州,时年三十,后迁知福州,移越州、睦州。有《蓬莱集》二卷(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已佚。 张伯玉诗,据《严陵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