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孝叔游萧洒亭

昔日贤侯多兴咏,为怜萧洒复潺湲。 一桥飞处横牛渚,二水清来见浙源。 雨涨瀑泉添岳面,晚晴春草带潮痕。 好风新月相留意,只恐张纲拥使轩。

译文:

过去那些贤明的地方长官常常在这里吟诗赋兴,他们是因为喜爱这清幽洒脱又流水潺潺的景致。 一座桥凌空飞架,横跨在牛渚之上;两条清澈的溪流奔腾而来,源头可追溯到浙水之源。 雨水让瀑布的水流更盛,就像是给山岳的表面增添了灵动的色彩;傍晚雨过天晴,春天的草地上还带着潮水涨落留下的痕迹。 宜人的微风和初升的新月似乎都在深情眷顾着这片美景,只可惜我可能就像张纲那样,很快会被朝廷的使命催促,乘坐着使者的车驾离去。
关于作者
宋代张伯玉

张伯玉,字公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早年举进士,又举书判拔萃科。仁宗庆历初以秘书丞知并州太谷县时,范仲淹推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范文正集》卷一八《举张伯玉应制科状》)。至和中通判睦州,时年三十,后迁知福州,移越州、睦州。有《蓬莱集》二卷(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已佚。 张伯玉诗,据《严陵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