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定沿牒三衢舟中寓兴寄所知

井落瓯闽近,乡亭百粤连。 一蓱游宦客,两桨上滩船。 石壅千寻浪,山围几匝天。 乱篙鸣远屿,群噪捧危舷。 峡断疑无路,汀回复济川。 林深羡沙鸟,村近喜人烟。 岂昧垂堂诫,都由稍食牵。 家山旧庐在,蚤晚赋归田。

译文:

我这次行程靠近瓯闽的村落,所到之处的乡野与百粤之地相连。我就像那无根的浮萍,是个在外四处为官的游子,正乘着一艘双桨小船逆着滩流而上。 河道中巨石阻塞,激起千丈高的波浪,四周群山环绕,仿佛把天空围了好几圈。远处岛屿上传来杂乱的竹篙声,一群飞鸟聒噪着围绕在船的危险边缘。 峡谷到了尽头,我怀疑前方已经没有路了,可到了水中小洲回旋处,却又能继续行船渡过河去。看着那幽深的树林,我羡慕起在林中栖息的沙鸟;望见不远处的村庄,我因看到人间烟火而满心欢喜。 我难道不明白身处危险之地的告诫吗?都只是因为那微薄的俸禄在牵扯着我啊。故乡家中的旧房子还在,我早晚都要写一篇《归田赋》,回到家乡去了。
关于作者
宋代张伯玉

张伯玉,字公达,建安(今福建建瓯)人。早年举进士,又举书判拔萃科。仁宗庆历初以秘书丞知并州太谷县时,范仲淹推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范文正集》卷一八《举张伯玉应制科状》)。至和中通判睦州,时年三十,后迁知福州,移越州、睦州。有《蓬莱集》二卷(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已佚。 张伯玉诗,据《严陵集》、《会稽掇英总集》等书所录,编为二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