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比干墓

精诚皦于日,发出为忠辞。 方寸已尽破,独夫犹不知。 高坟临大道,老木无柔枝。 千古存遗像,翻为谄子嗤。

译文:

比干的忠诚与赤诚之心,比太阳还要明亮耀眼,这一腔赤诚化作了他那忠诚恳切的言辞。他为了国家和正义,竭尽自己的心力,内心都仿佛已经破碎不堪了,可那昏庸残暴、刚愎自用的商纣王却根本不明白他的苦心。 比干的高大坟墓就矗立在大道旁边,周围的古树没有一根柔软的枝条,显得那样苍劲、肃穆,仿佛在诉说着比干一生的刚正不阿。 比干的高尚品格和光辉形象历经千古依然留存,然而却反而遭到那些阿谀奉承、谄媚奸佞之徒的嘲笑。
关于作者
宋代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