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物吟

画工状物,经月经年。 轩鉴照物,立写于前。 鉴之为明,犹或未精。 工出人手,平与不平。 天下之平,莫若于水。 止能照表,不能照里。 表里洞照,其唯圣人。 察言观行,罔或不真。 尽物之性,去己之情。 有德之人,而必有言。 能言之人,未必能行。

译文:

画家描绘事物,往往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轩中的镜子映照事物,立刻就能把形象呈现在眼前。 镜子虽然明亮,但或许还不够精准。画家的技艺出自人的双手,水平有高有低,有的画得好,有的画得差。 天下最平的东西,莫过于水了。但水只能映照物体的表面,却不能照见物体的内里。 能够把事物的外表和内里都洞察得清清楚楚的,只有圣人。他们观察人的言语、行为,没有一处不辨明真相。 圣人能穷究事物的本性,去除自己的主观情感。有德行的人,必然会有好的言论。但能说会道的人,却不一定能把所说的付诸行动。
关于作者
宋代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