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深居挽词

天地一深翁,匡庐气所钟。 亲传厚斋业,优得考亭宗。 劲节霜崖竹,高标雪峤松。 沧溟含雅量,干莫避辞锋。 元老皆知敬,𪫺夫独不容。 畏涂尝跌足,道院𫏐潜纵。 冤白州麾晚,身亡奠斝重。 魂应归帝所,人尽哭堂封。 有道存方册,无名上景钟。 死生今隔异,湖海昔过从。 刍束无繇致,愁凝五老峰。

译文:

在这天地之间有一位深邃而令人敬重的冯先生,他是匡庐那灵秀之气所孕育的杰出人物。 他亲身传承了厚斋学派的学术事业,并且出色地领悟和继承了考亭学派的精髓。 他的操守如同霜雪中山崖上的竹子一般坚韧不拔,他的品格好似雪岭上的松树那样高洁傲岸。 他有着像沧海一样宽广的胸怀,能包容万物;他言辞犀利,连干将、莫邪这样的宝剑都仿佛要避开他的锋芒。 那些朝中的元老们都对他敬重有加,然而那些奸佞小人却容不下他。 他在险恶的仕途上曾经失足受挫,只能暂时到道观中去隐居放纵自己的身心。 后来他的冤屈得以昭雪,可惜得到州官之位时已经太晚了。他去世的时候,前来祭奠的人很多,祭酒之礼十分隆重。 他的魂魄应该是回到了天帝的居所,人们都在他的坟墓前痛哭哀悼。 他的道德学问都记载在书籍之中得以留存,可惜却没能因功勋而名字被刻上景钟。 如今生死相隔,往昔我们曾在湖海之间交往甚欢。 我却没办法献上一束祭祀的刍草,满心的哀愁都凝聚在那五老峰上。
关于作者
宋代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於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