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友寻幽登飞来峰

湖际山何限,飞来独著名。 玲珑疑鬼凿,崷崒自天成。 猿去犹存洞,龙归尚有泓。 树因含玉润,泉为炼丹清。 桂子排空落,莲花浥露擎。 鹫形传佛国,灵应动神京。 翻译贤人迹,稽留隠者情。 修藤垂万岁,孤石记三生。 夜讲台偏古,春风桧重荣。 宾王辞可讯,慧理塔难平。 客至心多恋,僧居虑自轻。 跻攀虽诘屈,临眺独高明。 观阙雄三岛,衣冠迈百城。 东南且行在,西北待经营。 溟涨无涯涘,江流但注倾。 一时归眼界,终古播诗声。

译文:

西湖周边的山峰数也数不清,唯有飞来峰格外有名。 它那玲珑剔透的样子,让人怀疑是鬼神开凿而成;山势高峻险要,仿佛是大自然天然造就。 猿猴离去后,山洞依然留存;传说龙归来的地方,还有一汪清澈的水潭。 树木因为蕴含着如玉般的润泽之气,泉水也因传说中炼丹而显得格外清澈。 桂花如从空中纷纷飘落,莲花带着露珠像是被高高擎起。 飞来峰的形状好似从佛国传来的灵鹫,它的灵异感应能惊动京城。 这里留有前代贤人的踪迹,也留住了隐者的情思。 长长的藤蔓垂挂了上万年,孤独的石头仿佛记载着三生的故事。 夜晚讲经的讲台显得格外古朴,春风中桧树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骆宾王留下的诗文尚可探寻,慧理和尚的墓塔历经岁月难以平毁。 游客来到这里,心中满是留恋;僧人居住在此,尘世的忧虑自然减轻。 攀登的道路虽然曲折难行,但登临眺望时视野却十分开阔。 宫阙雄伟,如同海上三岛般壮观;这里人才济济,远超众多城镇。 东南方向是朝廷的行在之地,西北的失地还等待着去收复经营。 大海广阔无垠,看不到边际,江水滔滔不绝地奔流。 这一切美景都尽收眼底,它的美名也将千古流传,成为诗人笔下的佳篇。
关于作者
宋代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於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