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履道兄古松图

屏间何人画四松,高标半在烟云中。 人来尽作真松看,槎枒古怪势不同。 一株连蜷如老龙,曾见于康庐窈窱之深峰。 两株横斜苍黛色,曾见于鴈荡高寒之绝壁。 最西一株更奇特,老来昏耄记不得。 想得当初落笔时,名山洞府徧寻思。 细将览胜探幽兴,暗写凌霜傲雪姿。 古来画者虽无数,少有人能得真趣。 毕宏韦偃骨已寒,今日此图堪独步。 主人劝我为作歌,才薄无奈此图何。 疾书一百六十字,勿笑迫促无委佗。

译文:

屏风上不知是哪位画家画了四棵古松,它们那高大的风姿有一半仿佛隐没在烟云之中。人们走近都以为这画中的松树是真实的,它们枝桠交错、形态古怪,每一棵的姿态都不相同。 其中有一棵盘曲缠绕好似老龙,就好像我曾经在庐山那幽深的山峰中见到的一样。另外两棵横斜而生,带着苍郁的青黑色,就如同我在雁荡山那高寒的绝壁上看到的松树一般。最西边的那一棵更加奇特,岁月久了我老糊涂了,实在想不起曾在哪里见过这样的松树。 想来画家当初落笔作画的时候,一定是把有名的山洞和仙府都在脑海里细细寻思了一遍。他将自己游览名胜、探寻幽境的兴致,暗暗融入画中,描绘出了松树凌霜傲雪的姿态。 自古以来画家虽然数不胜数,但很少有人能画出松树的真正意趣。像毕宏、韦偃这样的画家,他们的尸骨都早已冰冷了,如今这幅画的技艺堪称独步当世。 主人劝我为这幅画写一首歌,可我才学浅薄,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去描绘这幅画的精妙。只能快速写下这一百六十字,可别笑话我写得仓促,没有那种从容不迫的韵味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於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