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野人居

闲人无外事,饭余聊散策。 路逢一老翁,疑是避秦客。 招携过别墅,茅茨翳桑麦。 唯闻鸡犬声,了无车马迹。 自言入山来,居然长儿息。 身将云木亲,志与风尘隔。 屋边种桃李,无言花自拆。 原上耦耕人,将非是沮溺。 遗世乃全真,何为牵物役。 从此数相寻,幽期竟难易。

译文:

悠闲的人没有世俗的杂事缠身,饭后我便随意地拄着拐杖出门散步。 路上遇到一位老翁,我怀疑他是当年躲避秦朝战乱的人。 老翁热情地邀请我到他的住处去,那是一座被桑麦遮蔽着的茅屋。 只听见鸡叫狗吠的声音,完全看不到车马往来的痕迹。 老翁说自己自从进山以来,不知不觉间孩子都长大成人了。 他与云木为友,亲密无间,心境与尘世完全隔绝。 屋子旁边种着桃李树,无需言语,花儿自然地绽放。 原野上那些一起耕种的人,说不定就像古代的隐士长沮和桀溺呢。 远离尘世才能保全本真,何必被功名利禄等外物所驱使。 从这以后我会多次来寻访他,只是不知道这清幽相聚的约定到底容不容易实现啊。
关于作者
宋代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於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