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宿山家

山家忘四时,力作倦还息。 鸦鸣知欲曙,鸡栖念当夕。 两男皆长成,尽解供赋役。 季女方及笄,亦复能纺绩。 老翁独无事,醉饱岸巾帻。 喜客到柴扉,扫室具枕席。 枣栗非外求,园蔬更堪摘。 殷勤话生理,颇觉计自得。 我生独何为,转徙常寄食。 语残灯欲死,草际虫啧啧。

译文:

山里人家似乎忘却了四季的更迭,每日辛勤劳作,累了就歇息。 听到乌鸦啼鸣,便知道天快要亮了;看到鸡回巢栖息,就晓得夜晚即将来临。 家中的两个儿子都已长大成人,完全能够承担官府的赋税和劳役。 小女儿刚刚到了可以盘发插笄的年纪,也已经学会了纺纱织布。 只有那老翁没什么事情可做,吃饱喝足后便随意地把头巾掀起。 他很高兴有客人来到自家柴门前,连忙打扫屋子,准备好枕头和席子来招待客人。 家中的枣子和栗子无需向外去寻求,园子里的蔬菜也正适合采摘。 老翁热情诚恳地和我谈论着谋生之道,看得出他对自己的生活很是满意。 可我这一生又在做些什么呢?总是辗转迁徙,常常依靠别人来供给食物过活。 我们的谈话结束时,灯油快要燃尽,灯光微弱得仿佛快要熄灭,草丛里的虫子发出阵阵啧啧的叫声。
关于作者
宋代释文珦

释文珦(一二一○~?)(生年据本集卷一○《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於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余。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文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酌校《永乐大典》及《诗渊》中所引录。新辑集外诗编为第十三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