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披五戒如来佛,十年面壁坐天目。 归来满袖唯白云,徒得声名喧世俗。 碧玉嶙峋烟雾堆,凿开混沌架突兀。 不鞭而来争献助,斩木指囷人不惜。 僧寮佛屋俱落成,撑空只欠涂金碧。 精庐不独为安身,海纳诸方禅悦食。 上人湛然一太虚,真觉端由真净得。 是心已证涅槃心,妙处岂容言语诘。 故于题扁发其机,要使人人个中觅。 学徒释侣有能然,从兹作祖而成佛。 大展坐具阐道场,胜地名山须卓锡。 法筵乃见龙象尊,天池且作鹍鹏息。 书来谓逮菊花期,莲社绅緌应毕集。 远师如肯致渊明,亦拟袖香跻丈室。
为湖州赵村净妙庵主僧赋
译文:
这位僧人自从受了五戒皈依如来佛祖后,在天目山像达摩祖师一样面壁修行长达十年。当他归来时,衣袖间仿佛满是悠悠白云,只落得了个声名在俗世中喧闹传播。
那山间碧玉般的怪石嶙峋,好似被烟雾簇拥堆积,像是从混沌未开的状态中被开凿出来,矗立得十分突兀。这些材料不用驱使就自己汇聚来争相供人使用,人们砍伐树木、打开谷仓来资助建设,毫不吝惜。
僧人的寮房和佛殿都已经建成,只是高耸入云的建筑还缺些金碧辉煌的涂饰。这精美的庐舍可不只是用来安身的,它能像大海容纳百川一样,接纳各方来此寻求禅悦、修行佛法的人。
这位高僧心境澄澈,如同广阔无垠的太虚,他的真正觉悟正是从真正的清净中得来。他的心已经证得了涅槃之心,其中的妙处哪里是能用言语来问清楚的呢。
所以我在为庵堂题写匾额时就点出了其中的玄机,是要让每个人都能从中去探寻真谛。如果学徒和僧众们能够领悟这一点,从此就可以成为祖师、修成佛道。
到那时,就可以展开坐具,在道场中广泛地阐扬佛法,名山大川都会留下他挂锡修行的足迹。在法会上就能见到像龙象一样尊贵的高僧大德,天池也可以当作鹍鹏暂时栖息的地方。
他来信说等到菊花盛开的时节,像东晋莲社那样的盛会,各界贤达都会齐聚一堂。如果能像当年远公邀请陶渊明那样邀请到贤士,我也打算带着一袖清香去他的丈室拜访呢。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