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墓松

青青冢上木,夭矫摩太虚。 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濡。 其来至高曾,奚啻五世储。 伟哉廊庙材,而受斤斧屠。 其间钟异质,形气与众殊。 小者近十围,大者百尺躯。 九苞凤可巢,千载苓可耡。 难以刀锯加,俾与玉石俱。 留为龙鸾种,要产驹与雏。 咨汝二十二,结交犹朋徒。 共期松乔寿,以卫龙虎区。 子孙其保之,慎勿使剪除。 毋傚发冢儒,假辞取珠襦。 群柏既就歼,所存能几余。 时哉能得已,涕泣而长吁。

译文:

在那墓冢之上,松树一片青葱,它们身姿夭矫,仿佛要直插云霄。 它们日夜都在生长,不断地蓄积力量,接受着雨露的润泽滋养。 这些松树的种植时间,往上追溯到高祖、曾祖那一辈,何止经历了五代的时光。 它们本是能成为廊庙栋梁的好材料啊,却遭受了刀斧的砍伐。 其中有一些特别奇异的松树,它们的形态气质与普通树木截然不同。 小一些的树干差不多有十围那么粗,大一些的树身高达百尺。 这样的松树,足以让五彩神凤来筑巢,也适合千年茯苓在周围生长。 实在不该用刀锯去伤害它们,让它们和玉石一样无端受损。 应该把它们留存下来,作为培育龙鸾的良种,让它们产出优秀的后代。 你们这二十二棵松树啊,彼此就像朋友一样相互陪伴。 大家都期望能像赤松子、王子乔那样长寿,来守护这如同龙虎盘踞的宝地。 子孙后代一定要好好保护它们,千万不要随意将它们剪除。 不要效仿那些挖掘坟墓的儒生,找借口去夺取墓中的珠宝服饰。 周围的柏树已经都被砍伐殆尽,留存下来的树木还能有多少呢? 到了这个时候,如果还能不采取措施,我只能痛哭流涕,长久叹息啊。
关于作者
宋代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