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西轩竹

种竹才一亩,便有千亩势。 苟能会其趣,何拘寻丈地。 其气伟丈夫,其德象君子。 莹哉冰雪如,润与珪璋比。 中虚而有容,外直而不倚。 迥非凡植俦,惟与乔松齿。 揽以入吟篇,引以近书几。 好之而乐之,雅致要相似。 物清我亦清,相对乃无愧。 翛然静秀姿,举世所同嗜。 志趣有不侔,肝胆楚越异。 将以洗凡俗,凡俗乌可洗。 绿猗喻武公,金璧侈归美。 萧瑟悦宣尼,食肉至忘味。 有之而似之,气类由默契。 此君如有知,哙伍亦所耻。 苟或冰炭然,虽多亦奚以。

译文:

### 译文 我只种下了一亩竹子,可它营造出的气势却仿若有千亩之多。 如果能领会竹子的意趣,又何必拘泥于狭小的空间呢。 竹子的气质如同伟岸的大丈夫,它的品德好似高尚的君子。 它像冰雪一样晶莹洁白,温润的质地能与珪璋相媲美。 它中间虚空,能容纳万物,外表挺直,从不倚靠外物。 它绝非普通植物可比,只有高大的松树能与它相提并论。 我把它的姿态写入诗篇,将它安置在书桌近旁。 我喜爱竹子,以它为乐,自己的高雅情致也应和它相似。 竹子高洁,我也变得纯净,与它相对,我才问心无愧。 它那潇洒静秀的姿态,是世人都喜爱的。 然而,有些人的志趣与竹子不同,就像楚国和越国那样,彼此毫无关联。 想用竹子来洗涤凡俗,可那些凡俗之人又怎能被洗净呢。 《淇奥》用绿竹来比喻卫武公,人们用大量的赞美之词来形容他的美德。 孔子听了美妙的音乐后,如同欣赏萧瑟的竹韵,吃肉都忘了滋味。 拥有竹子并且能与它的精神相似,是因为气质相投、心灵默契。 如果竹子有知,它定会以与庸俗之人为伍而感到羞耻。 倘若人与竹子的关系像冰和炭一样不相容,那么即便竹子再多,又有什么用呢。 ### 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卫宗武创作的咏竹诗,诗人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赞美了竹子的高尚品质和君子之风,表达了自己对竹子的喜爱和敬仰之情,同时也批判了那些与竹子志趣不同的凡俗之人。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手法,将竹子的形象与君子的品德相联系,富有哲理和韵味。
关于作者
宋代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