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楼春集次日和儿辈韵

伊耆嘘至和,薰播弥大地。 有声沸候禽,有色衒名卉。 丽景接川原,浩万历岁几。 于时不得乐,夫人自暴弃。 卑官徒劳人,忆昔续宾戏。 继忝隶部曹,厕迹于朝市。 未几乘汉鄣,归来从绮里。 誓当守衡茅,不复问行李。 方开陶径荒,遽惊周室毁。 时艰慨适逢,身存良自喜。 筑庐傍山栖,视家如客邸。 虽存蓬荜居,仅为燕雀芘。 兹辰薄游衍,携友忘汝尔。 书楼舒远眺,林芳犹蜕委。 麦陇连蔬畦,青黄错成绮。 野色入杯棬,山光浮屐底。 阳春艳欲流,霁景浩无际。 献酬乐佳宾,续广頼吾子。 朝来补吟事,粗不忝诗礼。 顾余八十叟,忘我忘忘世。 醺余扶杖归,笑语喧童稚。 斯游固已适,未足穷乐意。 九峰苇可杭,相望在尺咫。 忧先天下忧,乐岂果在是。 忧乐存诸心,尚堪追禊事。

译文:

传说中的古帝伊耆氏吹出了至和之气,这祥和的气息弥漫播撒在整个大地。 候鸟欢快啼鸣,声音喧闹沸腾;名花争奇斗艳,色彩绚丽夺目。 美丽的景致连接着山川和平原,这浩浩荡荡的景象历经了无数岁月。 在这样美好的时节如果不寻得快乐,那就是人们自己自暴自弃。 卑微的官职只会白白地让人劳累,回忆往昔,我也曾如班固续写《宾戏》那样感慨。 后来有幸在部曹任职,在朝廷和市井间有了自己的踪迹。 没过多久就去戍守汉代那样的边塞,归来后便追随绮里季等隐士的脚步。 我发誓要守着简陋的茅屋,不再过问旅途奔波之事。 刚刚开始清理像陶渊明居所那样荒芜的小径,却突然惊闻国家如同周室般衰毁。 感慨正逢这艰难的时世,庆幸自己还能存活于世。 在山边建造房屋居住,把家看作是客舍。 虽然还有这简陋的房屋,也仅仅能为燕雀提供庇护。 今日我随意出游漫步,和友人相伴,忘却了你我之间的界限。 在书楼上极目远眺,林间的花朵已然凋零,如同蜕皮委地。 麦田连着菜畦,青色和黄色交错,就像美丽的锦缎。 野外的景色融入酒杯之中,山间的风光仿佛浮现在鞋底。 阳春的艳丽色彩仿佛要流淌出来,雨后初晴的景色广阔无边。 我和佳宾相互敬酒,欢乐无比,诗歌的续写还得依靠我的儿子们。 早晨起来补做吟诗之事,大体上也不算辱没诗礼之道。 看看我这个八十岁的老翁,忘却自我,也忘却这尘世。 我带着醉意拄着拐杖归来,和孩童们的欢声笑语相互喧闹。 这次出游固然让我感到舒适惬意,但还不足以完全抒发我的快乐之意。 九峰近在咫尺,仿佛隔着芦苇就能到达。 应当如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快乐难道真的就在于此吗? 忧愁和快乐都存于心中,还能够追寻古人修禊的雅事。
关于作者
宋代卫宗武

卫宗武约公元?年至一二八九年字洪父,(一作淇父)自号九山,嘉兴华亭人。生年不详,卒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淳佑间历官尚书郎,出知常州。罢官闲居三十余载,以诗丈自娱。宋亡,不仕。宗武著有《秋声集》八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诗文气韵冲澹,有萧然自得之趣。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