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陈新伯秋潭

人间四时秋最清,九秋之水寒潭明。 先生奇骨二难并,十指忽忽风涛生。 麻姑山前书满屋,读书夜长跋见烛。 汪汪陂度牛医儿,未抵寒潭一泓玉。 我家崖前十丈冰,敲冰夜作玻瓈声。 爱君有此秋一潭,璧月下照琉璃城。 从来负舟须积水,置杯坳堂安足拟。 期君渺渺泛天津,万斛龙骧才一苇。

译文:

在人间的四个季节里,秋天最为清爽洁净。而在整个秋季,寒潭里的水清澈明亮。 陈新伯先生有着奇特的风骨,世间像他这样既具清奇气质又有才华的人实在是难以兼得。他的双手在书写、创作之时,仿佛能瞬间生出风涛般的气势。 先生住在麻姑山前,家中堆满了书籍。他常常夜以继日地读书,蜡烛燃尽,连鞋后跟都磨破了也不停歇。那些看似学问浅薄的人,就像牛医儿一样见识短浅,他们的才学还比不上寒潭里那一片如美玉般的清水。 我家山崖前有十丈厚的坚冰,夜晚敲击冰块,能发出如玻璃般清脆的声响。我很喜爱您拥有这样一潭秋水,明月就像璧玉一样映照在这宛如琉璃城般的潭水上。 自古以来,要承载大船就必须有足够深广的积水,把杯子放在小坑洼里又怎能与之相比呢? 我期望您能在广阔的天地中像泛舟天河一样大展宏图,那万斛重的大船在您面前也不过像一片苇叶,您定能轻松驾驭,成就非凡。
关于作者
宋代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