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桂东入城饯使长移节东广路过云头岭作

云头山中石头路,三年石上行三度。 岁衣十疋饭两盂,有底踉蹡走风雨。 来得郁然无白须,鸣弲跨马东南趋。 梦回楚徼隔鸿雁,日落赣江思鲤鱼。 苔香草舍云生处,青壁无梯鸟飞去。 山根野店酒旗风,似我江南桃叶渡。 渡头翠浪吹长鲸,兰舟欲渡不得停。 苍梧陈词叫帝子,天高水阔心怦怦。 邅余车兮遗余褋,倒卷缁尘入衣褶。 山中春去不归来,苦笋生孙蕨生叶。

译文:

云头山中有一条石头铺就的路,三年间我已经在这石头路上走过三次了。 一年就只有十匹布的衣物和两盆饭的口粮,可我为何还要在风雨中踉踉跄跄地奔波呢。 我初来的时候气色还好,没有白头发,带着弓箭跨上骏马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 如今在梦中醒来,我身处楚地边界,与故乡远隔,只能望着鸿雁南飞;夕阳落在赣江上,我不禁思念起远方的家乡。 在那苔痕遍布、云雾缭绕升起的草舍旁,青色的峭壁高得没有可以攀爬的路,只有鸟儿能够飞过。 山脚下的野店前,酒旗在风中飘扬,这场景就好似我家乡江南的桃叶渡。 桃叶渡头翠绿色的波浪翻涌,好似有巨大的鲸鱼在游动,我乘坐着兰舟想要渡河,却一刻也不能停留。 我像当年屈原在苍梧向帝子倾诉一样,对着高远的天空和辽阔的江水倾诉心声,可心中却止不住地怦怦直跳。 我的车儿好像被羁绊,我的单衣也遗落了,路上扬起的黑色尘土倒卷着钻进我的衣褶里。 山中的春天已经过去,再也不会回来,苦笋都长出了新的笋芽,蕨菜也长出了新叶。
关于作者
宋代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