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友人归庐陵

云深雨黑山潦浑,於菟嘷风吹野昏。 短衣蹀躞面黧黝,欲指石鼓穷湘源。 祝融峰高九万尺,五更三点看日出。 何如矮屋一星灯,宇宙千年书四壁。 啼鹃催客槐自黄,江滨蟹舍鱼虾香。 古来贫者士之常,白鹭洲前春草长。

译文:

天空中乌云浓厚,雨水如注,山间的积水浑浊不堪。凶猛的老虎在狂风中吼叫,吹得野外一片昏暗。 你身着短衣,迈着小步前行,面容黝黑。一心想要前往石鼓,探寻湘水的源头。 那祝融峰高耸入云,据说有九万尺之高,你想着在五更三点的时候去看日出奇景。 但这又怎比得上那矮小屋子中一盏孤灯相伴,在四周堆满书籍的空间里,感受跨越千年的智慧与思想呢? 杜鹃声声啼叫,好似在催促着客人离开,槐树也不知不觉地变黄了。江边的蟹舍里飘出鱼虾的鲜香。 自古以来,贫寒就是读书人的常态,白鹭洲前的春草依旧年年生长。 整首诗是作者在劝勉友人,不要执着于外出游历冒险,安于书斋、享受平静淡泊的生活,坚守贫寒,也自有一番美好。
关于作者
宋代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