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竹友红椒

交枝积翠铓钻镞,薰风一根万仓粟。 炎云蒸作丹砂红,黑瞳欲堕秋玲珑。 楚人论香不论味,风流仅足侪兰蕙。 长秋宫壁垩未墁,一粒𧏖珠未为贵。 野人摘赠持满筐,吐霞喷雾回晶光。 我生食藉岂识此,藜羹糁苋填饥肠。 练囊离□撑欲破,益味养神公所课。 他年填用调羹手,请佐盐梅供五和。

译文:

这首诗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下面是我尝试进行的翻译: 那红椒相互交错的枝叶翠绿一片,犹如尖锐的箭镞般挺立。暖风吹拂着这一根红椒,仿佛能带来万仓的粟米般充满希望。 炽热的云霞仿佛将它蒸染,让它变成了如同丹砂一样的艳红。它那黑色的籽就像即将掉落的秋夜中玲珑剔透的珠子。 楚地之人只看重它的香气而不管它的味道,觉得它的风雅仅能和兰蕙相提并论。就好像长秋宫的墙壁还没来得及涂抹白垩,即便这红椒像珍珠一样,也不算特别珍贵。 山野之人采摘了满满一筐红椒来赠送,那红椒散发着光芒,如同吐出云霞、喷散雾气。 我向来只吃些粗糙的食物,哪里懂得红椒的妙处,平日里不过是用藜菜汤泡着苋菜来填饱肚子。 如今这装着红椒的布袋快要被撑破了,增添味道、滋养精神可是您的嘱托。 将来您会成为手握大权、能够治理国家的人,这红椒请与盐和酸梅一起,用于调和各种美味,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于作者
宋代萧立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