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玉溪汤婆传

君不见汤家阿泉骊山阴,出入宫掖承恩深。 只流妃子脂粉气,不暖少陵如铁衾。 又不见汤家阿池紫塞上,沉香雾拥将军帐。 天寒十指堕弓刀,底用空言如挟纩。 何如韩时老汤婆,冬则饮汤惟腹皤。 形模混沌妇女笑,闭塞其兑藏天和。 老生门前十日雪,两脚冻皴眠不得。 断无蛮素构心兵,頼有婆兮相暖热。 夫人竹氏青玲珑,炎炎几时奈秋风。 婆耻居下常热中,毋弃憔悴以御冬。 得黄太史五字诗,厥孙传之尤滑稽。 霜风萧萧岁年晚,吾喜汤婆有完传。

译文:

你没看见汤家的阿泉,它位于骊山之北,在宫廷中进出,深受帝王的恩宠。它流淌的水里,全是杨贵妃洗浴时留下的脂粉香气,却温暖不了像杜甫那样贫寒之人如铁一般冰冷的被子。 你也没看见汤家的阿池,它在紫塞边关,那浓郁的沉香雾气环绕着将军的营帐。在天寒地冻之时,士兵们的手指都被冻得掉落,可这温泉又有什么用呢,不过是空有其名,根本没法让士兵们像穿上丝绵一样温暖。 哪里比得上韩时的老汤婆呢,冬天的时候它腹中装满热水,肚子圆滚滚的。它样子笨拙,引得妇女们发笑,但它封闭了自己的孔窍,蕴含着自然的和气。 老书生门前积雪已经十天了,两脚冻裂,根本睡不着觉。身边既没有小蛮、樊素那样的美人来让自己烦心,只能依靠汤婆来相互取暖。 夫人竹氏(可能指竹夫人,夏天用的消暑器具),体态青润玲珑,可炎热的夏天能有几时呢,怎么抵挡得住秋风的到来。汤婆耻于一直处于被冷落的地位,心中常常热切渴望被使用。可不要在它变得憔悴无用的时候就抛弃它,而应该留着它来抵御寒冬。 得到了黄太史(黄庭坚)的五字诗,他的后人将这故事传下来,还十分诙谐有趣。霜风萧瑟,一年又将过去,我很高兴汤婆能有这样完整的传记流传下来。
关于作者
宋代朱继芳

朱继芳,字季实,号静佳,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理宗绍定五年(一二三二)进士(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一五)。历知龙寻、桃源县,调宜州教授未赴。《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有《静佳龙寻稿》、《静佳乙稿》各一卷。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江湖后集》,第二十三卷中尚录有其诗二十余首。事见《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七。 朱继芳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为底本,参校清顾氏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本)、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本(简称名贤本),编为第一、二卷。第三卷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江湖后集》为底本,参校读画斋刊《江湖后集》(简称读画斋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