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五十一首 其七

不动本位,瑞应人间。 冠群灵而首出,摄大千于毫端。 万汇熙熙兮春台之乐,万邦纳纳兮磐石之安。 从教戴天履地,击壤鼓腹兮不知天地之宽。

译文:

静静地安处在原本的位置上,祥瑞的征兆却应和着人间的情形。 超越了众多的生灵而居于首位,能够把广大的世界都收摄于毫毛的尖端。 世间万物都呈现出和乐的景象,就如同沐浴在春日的高台之上享受着快乐;各个邦国也都安稳平静,好似那坚固的磐石一样稳如泰山。 人们自在地生活在天地之间,敲着土块、拍着肚皮快乐地生活,甚至都感觉不到天地的广阔无边,只沉浸在这安乐的生活里。
关于作者
宋代释大观

释大观,字物初,号慈云,俗姓陆,鄞县横溪(今浙江宁波)人。参北涧居简于净慈寺,悟旨,典文翰,声称籍甚。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住临安府法相禅院,历住安吉州显慈禅寺、绍兴府象田兴教禅院、庆元府智门禅寺、大慈名山教忠报国禅寺。景定四年(一二六三)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广利禅寺,卒葬寺西庵。有元德溥等编《物初大观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净慈寺志》卷一○《法嗣》。 释大观诗,以辑自《语录》的偈颂及其中单编的诗编为一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