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读苏武李陵司马迁传 其一

不爱其身过易于,尽判一死外无余。 麒麟阁上没公议,却把芳名最后书。

译文:

这首诗的现代汉语翻译如下: 他们(苏武、李陵等人)将自身的安危看得极为轻贱,把一切都豁出去了,除了慷慨赴死好像再没有其他的考量。 然而,在麒麟阁为功臣画像表彰这件事上却没有公正的评判,竟然把(像苏武这样有高尚气节之人的)美名排在最后来书写。 需要说明的是,麒麟阁是汉宣帝为表彰功臣而设置,苏武也在其中。诗中作者或许是感慨对苏武这样忠贞之士的表彰不够突出。
关于作者
宋代赵希逢

赵希逢,太祖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八)。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为汀州司理参军(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开禧初华岳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编管建宁时,希逢与华交往甚密,差不多尽和华《翠微南征录》中诗。《南征录》中亦有《贺赵法曹》《答赵法曹》等诗,当即其人。原诗题注中介绍其生平为字可久(一作可父),“以词赋明经屡首监曹,初尉赣之石城,……次任建安法曹。明年复为南省锁试第一,又明年发兵上边”。 赵希逢诗,据《后村千家诗》、《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