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水吟

七闽佳山水,秀气鬰苍苍。 钟而为人物,事业亦叵量。 我生古瀛州,地匪中州丑。 虽然得文公,木舌而金口。 自惟禀受不坚申,安得玉骨秋水神。 几番分欲躬樵苏,手足况有禹偏枯。 禹犹尽力导河洛,功业何啻等山岳。 予惟食粟类曹交,所至于人成落落。 勿谓广之东,安得万人雄。 地本不爱宝,赋予由来公。 闽广虽异地,人物差可拟。 尔来擢伦魁,亦复有人耳。 声价压天下,争覩如星凰。 泰山一毫芒,更有万丈长。

译文:

福建有着十分优美的山水,那灵秀的气息郁郁苍苍地弥漫着。 这灵秀之气凝聚孕育出杰出的人物,他们所成就的事业也不可限量。 我出生在古老的瀛州,这里的土地并不比中原地区差。 虽然这里出了像文公(可能指朱熹)这样,能以木铎之音、金口良言传播教化的人。 只是我自认为自身天赋不够坚实和卓越,哪能拥有如美玉般的风骨、秋水般的神韵。 好几次我都想着去亲自砍柴为生,更何况我的手脚还像大禹那样有偏枯之疾行动不便。 大禹还能竭尽全力去疏导黄河、洛水,他的功业简直和山岳一样伟大。 而我只知道吃粮食,就像曹交一样平庸,和他人相比实在差得远。 不要说广东地区,就不能出万人敬仰的英雄豪杰。 大地本就不吝惜它的珍宝,给予人才向来是公平的。 福建和广东虽然是不同的地方,但在人才方面也可以相提并论。 近来这里也有人考中科举魁首,声名远扬。 他们的声价震动天下,人们争着一睹他们的风采,就像争着看凤凰一样。 他们就如同泰山上的一根毫芒,却有着万丈的光芒。
关于作者
宋代赵希逢

赵希逢,太祖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八)。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为汀州司理参军(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开禧初华岳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编管建宁时,希逢与华交往甚密,差不多尽和华《翠微南征录》中诗。《南征录》中亦有《贺赵法曹》《答赵法曹》等诗,当即其人。原诗题注中介绍其生平为字可久(一作可父),“以词赋明经屡首监曹,初尉赣之石城,……次任建安法曹。明年复为南省锁试第一,又明年发兵上边”。 赵希逢诗,据《后村千家诗》、《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