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酒歌

安得镜湖分一曲,宁可不受千钟禄。 百年三万六千场,认取醉乡去路熟。 猖狂莫学少年时,身心早已偃鼓旗。 速营糟丘防老境,无行不与酒相随。 忘形孰主又孰客,江上清风山间月。 把杯对影又即吾,我与风月难一阙。 兴来更涉小小园,壶中胜赏真有天。 酒池不怕深似海,探春日日掉𦨻舡。 愁肠任待纷千缕,一醉不知手欲舞。 转悲成欢瞬息间,功用神圣捷如许。 困来不管玉颓山,只恐朝酲欲析难。 凭虚直向昆仑上,坐看惊涛飞去帆。

译文:

怎样才能像贺知章那样得到镜湖的一角水域隐居呢,我宁愿不要那丰厚的官禄。人生百年不过三万六千个日子,要熟悉通往醉乡的道路啊。 可不能再像年少时那样张狂放纵了,我的身心早已没了当年的意气。得赶紧营造如酒糟堆积的山丘般的酒场,来应对老年时光,无论走到哪里都要与酒相伴。 在沉醉中哪里还分什么主人和客人,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就是我的好友。拿着酒杯对着影子就如同面对着自己,我和这清风明月一刻都不能分离。 兴致来了就漫步到小小的园子里,在这酒的世界里尽情赏玩,仿佛置身仙境。酒池哪怕深似大海也没关系,每天都可以像春日探寻美景一样,划着小船在酒池中畅饮。 哪怕愁肠百结如千缕丝线缠绕,只要一醉,连手不自觉舞动都浑然不知。转眼间就能从悲伤转为欢乐,酒的功效真是神奇又迅速。 困了的时候也不管自己是否像玉山倾倒般醉态尽显,只担心第二天酒醒后那头痛欲裂的感觉难以消解。我仿佛能凭借着这酒劲直上昆仑山顶,坐着看那惊涛骇浪中飞逝而去的帆船。
关于作者
宋代赵希逢

赵希逢,太祖九世孙(《宋史·宗室世系表》八)。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为汀州司理参军(明嘉靖《汀州府志》卷一一)。开禧初华岳因上书请诛韩侂胄、苏师旦编管建宁时,希逢与华交往甚密,差不多尽和华《翠微南征录》中诗。《南征录》中亦有《贺赵法曹》《答赵法曹》等诗,当即其人。原诗题注中介绍其生平为字可久(一作可父),“以词赋明经屡首监曹,初尉赣之石城,……次任建安法曹。明年复为南省锁试第一,又明年发兵上边”。 赵希逢诗,据《后村千家诗》、《诗渊》所录,编为一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