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徐端友立大寿其母夫人

英英二徐,名德之雏。 早从烂柯,知所步趋。 南陔子职,夙夜尽劬。 九日黄花,采采盈裾。 请寿堂萱,大年方壶。 庞眉发鹤,重锦轩鱼。 母诏子前,问学勉诸。 参匪直养,心传泗洙。 诚身悦亲,授伋著书。 子曰懋哉,益厉厥初。 荣多遗母,文绣不如。 戏舞樽前,母为笑娱。 我寄四言,俾陈座隅。

译文:

杰出优秀的徐家两位公子啊,是有着美好名声与品德之人的后起之秀。 你们早早地就追随良师学习,明白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你们践行着《南陔》篇所倡导的子女孝道,日夜都在为尽孝而辛勤操劳。 重阳节的时候,你们采摘那金黄的菊花,花朵装满了衣襟。 你们到母亲的堂前为她祝寿,祝愿母亲能像居住在方壶仙山的仙人一样长寿。 母亲眉毛花白如鹤羽,穿着华丽的衣裳,生活富足安乐。 母亲把儿子叫到跟前,勉励儿子在学问上要更加努力。 告诉儿子赡养父母不只是提供物质供养,更要传承孔子、曾子等圣贤的学说和精神。 要以真诚的品德修养自身,让父母愉悦开心,就像曾参传授学问给儿子曾伋并著书立说一样。 儿子回应说:“这真是很好的教诲啊!”并表示要更加砥砺自己最初的志向。 儿子说荣耀再多留给母亲,也比不上真正的品德修养,那些华丽的服饰根本算不了什么。 儿子在酒樽前像孩童一样欢舞嬉戏,母亲为此欢笑愉悦。 我写下这首四言诗,让它陈列在你们的座位旁边,时刻提醒你们。
关于作者
宋代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