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赵与槟弘毅章

天之苍苍,而在山中。 大畜之象,验之于躬。 六尺之微,万善毕丛。 往行前言,浩浩无穷。 一以贯之,何所不容。 两间非大,此之谓弘。 牝马之贞,行地无疆。 古往今来,其道有常。 是以资生,至哉化光。 君子体之,六二直方。 直内方外,何用不臧。 守此之毅,贲育非刚。 泗亭之参,以此任道。 繇轲而后,孰其深造。 濂洛儒先,知德之奥。 非苟知之,亦免允蹈。 兴夫请书,朝夕戴抱。 懋哉懋哉,至于华皓。

译文:

### 第一段 天空呈现出一片苍茫之色,就如同它在山中的模样,广阔而深邃。《易经》中“大畜”这一卦象所蕴含的道理,要在自身的实践中去验证。一个身材不过六尺的普通人,却能汇聚万千的美好品德。过去贤人的行为和言论,就像浩浩荡荡的江水,没有穷尽。只要用一个根本的原则将它们贯穿起来,又有什么不能包容的呢?天地之间虽然广阔,但这种包容万象的境界才称得上“弘”。 ### 第二段 母马坚守正道,在大地上自由驰骋,没有边界。从古至今,这坚守正道的规律是永恒不变的。世间万物依靠这种规律得以生存繁衍,这是多么伟大的造化之光啊。君子领悟并践行此道,就如同《易经》中“坤”卦六二爻所说的“直方”。内心正直,行为方正,做什么事能不成功呢?坚守这样的意志,就算是古代的勇士孟贲和夏育也不能算刚强。 ### 第三段 孔子的弟子曾参,凭借这种“弘毅”的精神来承担道义。从孟子之后,又有谁能达到那样高深的境界呢?周敦颐、程颢、程颐等濂洛学派的儒学前辈,知晓道德的奥秘。他们不只是知道这些道理,还能切实地去践行。赵与槟你请求我写下这些话,要朝夕铭记在心。努力啊努力,一直坚持到头发花白。
关于作者
宋代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纳兰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