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莱之师,是为拙斋。 学无不究,道无不该。 体统纯正,规模拓恢。 卓成一家,犹斗之魁。 未及百年,遗响冷灰。 我守宝婺,四学是开。 以导生徒,俾绍东莱。 回首七霜,谅多成材。 英英耕叟,我友自孩。 吐词不群,制行亦瑰。 勉以朱学,持论不回。 仆家源流,是拥是培。 仲尼得伋,垂教方来。 拙斋有孙,其道未颓。 且告瓜熟,定王之台。 僮马载驰,羔鴈屡催。 予闻湘流,夙称圣涯。 懋陵之邦,元公所胎。 南轩昭昭,五峰巍巍。 岂无秀民,可与摩揩。 求仁得仁,懋哉懋哉。
赠林耕叟赴湖帅幕
译文:
这首诗翻译为现代汉语大致如下:
东莱先生的弟子,就是拙斋先生。他学问上没有不深入探究的,对道理也无不广泛包容。他的学说体统纯正,格局宏大开阔。他卓然自成一家,就如同北斗星中的魁星一般杰出。
然而还没到百年时间,他的学说余响就如冷灰一般沉寂了。我担任宝婺的地方官时,将四所学府开启。目的是引导学生,让他们能够承继东莱先生的学问。回首过去七年时光,想来应该有不少人成材了。
才华出众的林耕叟啊,你是我从小的好友。你出口言辞不同凡俗,品行也十分卓越。我曾用朱熹的学说勉励你,你坚持自己的观点毫不退缩。你家的学术源流,应该好好维护培育。就像孔子有了子思,才能将教诲流传到未来。拙斋先生有你这样的后人,他的学说才不至于衰败。
如今你就像瓜熟蒂落,要前往定王的幕府。僮仆和马匹奔驰上路,邀请的羔雁礼品多次催促。我听说湘水流域,向来被称作圣涯之地。那里是宋理宗陵墓所在之邦,是周敦颐先生孕育之地。南轩先生张栻声名昭著,五峰先生胡宏德高望重。那里难道会没有优秀的人才,可以和你相互切磋交流吗?
你去追求自己所向往的“仁”,最终也能得到“仁”,真是太好了,太好了啊!
纳兰青云